Workflow
东北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反内卷”如何影响信贷脉冲?
东北证券· 2025-07-24 14: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反内卷”对信贷冲击整体较小,但略大于供给侧改革,可能导致相关行业不良率向上跳跃 [11][42] - 信贷管理是银行参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对整体信贷增速影响较小,对股份行影响大于国有行,且会使产能过剩行业不良率断点跃升 [6][13] - 建议关注厦门银行、重庆银行、渝农商行、上海银行、沪农商行等,以及国有大行 [2][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信贷管理是银行响应供给侧改革的手段之一,但对整体信贷增速影响较小 - 2013 - 2016年,政策多次提及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涉及钢铁、水泥等行业 [12] - 银行参与供给侧改革的信贷管理手段为减持过剩产能行业信用债,细化客户名单和总行上收准入权限以限制信贷额度 [12][13] - 2015 - 2017年,社融口径人民币信贷同比增速分别为14%、13.5%和13.5%,社融整体增速分别为12.5%、12.6%、14.8%,增速波动较小 [6][13] 供给侧改革对信贷冲击程度小于1%,且股份行影响更大 信贷压缩节奏:2H16 - 1H17是信贷管理高峰 - 过剩产能行业信贷占对公信贷比例,股份行大于国有行,如2015 - 2017年建行占比小于招行、中信银行 [18] - 2H16 - 1H17是银行信贷压缩高峰期,以钢铁行业为主,压缩后过剩产能行业贷款占比减小,增速低于一般对公贷款 [18] 信贷冲击测算:整体小于1%,股份行影响大于国有行 - 用受冲击规模占比衡量供给侧改革对银行信贷的影响,样本数据中建行2016 - 2018年受冲击规模占比区间为[-0.1%,-0.4%],招行2016年为-0.4%,中信银行为[-0.4%,-0.8%] [22] - 行业测算中,国有行2016 - 2018年受冲击规模占比为[-0.17%,-0.33%],股份行为[-0.42%,-0.72%],整体冲击较小,对国有行冲击小于股份行 [22][23] 上市公司验证:与信贷冲击测算一致,但钢铁行业最先受到影响 - 从各行业上市公司获取信贷规模数据推算行业信贷规模,2016 - 2018年信贷规模压缩明显,钢铁行业压缩高峰在2016年,其余行业在2017年,整体节奏与银行信贷测算一致,但测算可能偏高 [28] 不良率的影响:信贷管理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不良暴露 - 招商银行过剩产能行业信贷压缩后,不良率缓慢下行但高于2016上半年以前水平,2H16跳跃上行,同期上市银行对公贷款不良率也跳升,推测是信贷管理加剧了不良暴露速度 [32] - 此前报告发现股份行2016 - 2017年对公信贷实现收益率相对2015年之前下降且低于国有行,是对公不良贷款释放所致,本报告认为是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占比高对应所致 [32] 从锚定到调整:预测反内卷的影响更大 - “反内卷”涉及行业中私营企业数量占比大于供给侧改革时期,银行偏好国有企业信贷供给,信贷调控时民营企业可能率先受冲击 [45] - 目前银行业面临资产荒,处于信贷低增速时代,信贷调控对信贷增速冲击可能略大 [45] - 银行信贷重定价加权久期虽下降但仍高于2017年以前水平,信贷调控限制新增额度时,达到一定压缩水平需更长时间调控 [45]
机械设备周报:城市更新有望成为重点方向,无人环卫车市场广阔-20250723
东北证券· 2025-07-23 17: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城市更新有望成重点方向,工程机械、管网、环卫等设备需求或提升 [3][23] - 机器人板块情绪改善,后续或迎催化,关注板块机会 [4] - 无人环卫车市场广阔,全球空间超 2000 亿,关注劲旅环境 [4] - 人形机器人板块具备反弹条件,关注核心标的低位机会 [5][25] - 2025 年上半年经济韧性强,通用设备或迎拐点,关注机床工具行业复苏 [5][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机械板块市场表现与核心观点 - 本周申万机械设备板块上涨 2.91%,排第 4,三级行业整体上涨,部分行业涨幅大 [15] - 城市更新带动相关设备需求,无人环卫车市场大,关注劲旅环境 [23] - 经济韧性强,通用设备或迎拐点,关注机床工具行业 [24][25] - 市场风偏改善,关注机器人量产机会,关注重点整机产业链及低位核心公司 [25] - 国产机器人催化多,关注宇树上市带来的机会 [26] - 关注美联储褐皮书,留意国际贸易态势 [27] 通用自动化跟踪 - 2025 年上半年经济强,关注人形机器人量产及通用设备拐点 [28] - 展示了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出口等重点数据 [30][49] - 日发精机上半年亏损,宇环数控净利润减少,恒而达签土地出让合同 [51][52][53] - 沃尔德与豪迈机床签署战略协议 [55] 人形机器人跟踪 - 关注重点整机产业链及低位核心公司,关注宇树上市机会 [56][57] - 多家公司介绍业务及产品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58][59][61] - 宇树科技辅导备案,智元机器人获投资 [67][68] 出口链跟踪 - 关注美联储褐皮书,国际贸易态势待察 [69] - 展示了中美国债收益率、汇率、美国经济数据及出口数据 [71][74][80] - 大叶股份公布战略 [91] - 美国扩大关税加征范围 [92]
复锐医疗科技(01696):能量源医美奠定稳固根基,长效肉毒蕴含强劲潜力
东北证券· 2025-07-23 14: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复锐医疗科技,给予“买入”评级 [3][12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能量源业务短期受北美高利率环境和亚太等市场战略调整影响,随外部环境改善和内部战略调整得当,主业将恢复稳健增长 [3][123] - 长效肉毒达希斐有望在25 - 26年上市销售,显著长效优势叠加高端定位或将快速获得B端和C端市场认可 [3][12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3.95/4.68/5.30亿美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1/0.45/0.57亿美元,对应PE分别为10/7/6倍 [3][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复锐医疗科技:聚焦能量源医美,多品线加速发展 - 公司概况:以收购飞顿为起点,借助复星集团全球化布局能力,从能量源医美设备拓展到多领域,构建多元化美丽健康生态系统,历经飞顿、积累、业务拓展和战略升级四个时期,背靠复星集团,高层经验丰富 [15][16][19] - 主要业务:从能量源医美延伸到注射医美、牙科和个人护理,构建全生态产业链,提供一站式美容解决方案 [23][24] - 财务分析:受宏观经济和战略调整影响,短期收入增长降速,净利润下滑,医美收入占88%,注射填充有望起量,北美及亚太为核心市场,直销占比提升,销售费用率大增致净利率回落 [25][30][34] 能量源设备:多管线多区域全面布局,强研发强渠道赋能成长 - 行业:能量源设备分光类、电类和超声类,全球市场2023 - 2030年CAGR预计为13.8%,北美占比最高,亚太增速领先,美国最大,中国等国势能强劲,欧美企业先发,中国企业追赶 [38][42][49] - 公司产品:拥有五大设备平台,覆盖多种能量源,满足全方位美容需求,各系列产品不断升级,具备优势 [53][54][56] - 公司渠道:采用经销 + 直营结合打开全球市场,覆盖超110个国家和地区,推进经销转直营战略,优化业绩和盈利能力 [63][66][67] - 公司研发:加大研发投入,维持费用率,提升人员数量,储备专利技术,保持每年推2 - 3款新品 [68][69] 肉毒素:长效肉毒优势明显,有望快速打开市场 - 肉毒素行业:肉毒素常用A型,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中国有望扩容和合规替代,渗透率低于国际,国内厂家积极布局,差异化是突破方向 [73][76][80] - 长效肉毒素:达希斐2022年在美国获批,收入扩大,具备长效、安全、便于存储优势,2024年在中国获批,有望获市场认可 [85][88][93] 其他业务:积极延展C端和牙科等,拓宽长期增量空间 - 玻尿酸:获Profhilo亚太经销权,产品不含交联剂,促进胶原蛋白再生 [94][95] - 无创生美:推出LMNT品牌和家用美容仪,契合市场需求 [98] - 牙科:收购复星牙科,打造数字牙科服务平台 [101] 同业比较 - 毛利率为行业平均水平,净利率短期下游,销售费用率增幅明显,随分销转直营战略稳态,有望企稳回落 [104] 投资建议 - 核心假设:医疗美容业务恢复增长,注射填充2026年后贡献增量,服务及其他平稳增长 [122]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给予“买入”评级 [123]
美丽田园医疗健康(02373):内生外延驱动业务稳增,多措并举提振市场信心
东北证券· 2025-07-23 14: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丽田园医疗健康内生外延战略稳步推进,驱动业绩稳健增长,股权结构优化、高分红和股权激励等措施提高市场信心,有望迎来业务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双重提振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上半年实现收入不低于14.5亿元,增速不低于27%;经调整净利润不少于1.75亿元,增速不低于33%;净利润不少于1.7亿元,增速不低于35%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为30.64/33.44/36.4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20/3.62/4.13亿元,对应PE为20/18/16倍 [3] 业务驱动因素 - 内生层面,公司持续强化商业模式和运营效率,具备独特商业闭环,数字化系统提高运营效率,规模效应提升议价权 [2] - 外延层面,公司坚定通过收并购实现规模扩张的决心,有望利用上市平台整合行业优质资源,扩大优质会员资产,加速全国化布局 [2] 信心提振措施 - 股权结构优化,早期股东CPE减持后,新投资机构承接,提升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新股东将协同赋能公司发展 [3] - 高分红,公司承诺2025 - 2027年分红率不低于净利润的50%,增强股东回报能力 [3] - 股权激励,设立计划,考核指标覆盖未来三年收入和利润提升,绑定管理层与公司利益 [3]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45.07|2572.20|3064.15|3343.82|3644.84| |(+/-)%|31.16%|19.91%|19.13%|9.13%|9.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15.66|228.46|320.06|361.89|413.05| |(+/-)%|109.15%|5.94%|40.10%|13.07%|14.14%| |每股收益(元)|0.94|0.99|1.36|1.53|1.75| |市盈率|10.94|16.68|20.20|17.87|15.65| |市净率|3.03|4.12|5.46|4.47|3.72| |净资产收益率(%)|26.89%|24.18%|27.02%|25.02%|23.74%| |总股本 (百万股)|236|236|236|236|236| [5] 股票数据 |项目|2025/07/22| |----|----| |6个月目标价(港元)|--| |收盘价(港元)|29.55| |12个月股价区间(港元)|15.40 - 30.30| |总市值(百万港元)|6,967.76| |总股本(百万股)|236| |A股(百万股)|0| |H股(百万股)|236| |日均成交量(百万股)|1| [6] 涨跌幅情况 |时间|绝对收益|相对收益| |----|----|----| |1M|36%|31%| |3M|81%|65%| |12M|92%|49%| [8]
《住房租赁条例》点评:破局租赁痛点,确立租购同权
东北证券· 2025-07-22 19: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住房租赁条例》通过强化监管、保障住户权益等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同时“非居改住”有助于存量库存去化 [5] 各目录要点总结 事件 - 2025年7月16日,国务院总理签署第812号令,公布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的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 [2] 供给端 - 盘活存量资源,扩充租赁供给渠道,推动租购住房权益同等化 [2] - 《条例》鼓励居民自有住房入市、企业改造非居存量资产转化为租赁房源,并通过“租购同权”保障承租人公共服务平等化 [2] - 当前“非居改租”模式受制于改造成本高企、产权性质调整障碍、消防等审批标准适配不足等问题,后续相关配套政策有望优化 [2] 保障端 - 注重租客权益,严守非居住空间禁租底线,实施强制合同备案制度以规范市场运营 [3] - 《条例》要求禁止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设定人均租住面积下限、押金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全量合同实名备案 [3] - 合同备案趋严为政府提供市场动态监测抓手,降低租客押金损失风险,未来租赁市场将更透明规范,房东和住户合法权益将得到更有力保护 [3] 企业端 - 强调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住房租赁企业,我国租赁行业机构化率将显著提升 [4] - “十四五”时期全国计划筹集保租房870万套,2025年是收官之年,住房租赁市场正从大规模筹集建设进入存量提质阶段,但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租赁行业机构化率仍较低,租赁企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4] - 未来政策有望从供需两端持续优化,加大供给侧力度并激发市场需求 [4] 监管端 - 构建租金动态监测体系,完善行业信用监管机制,引导市场规范发展环境 [4] - 《条例》要求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有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稳定市场租金,为租赁双方提供租金参考依据,提升交易公平 [4] - 《条例》要求强化行业监管与信用体系建设,将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信用记录并实施分级分类监管,租金监测与信用监管将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减少违约及欺诈行为,为建立租购并举住房制度提供支撑 [4] 投资建议 - 方向上建议关注市场化租赁企业(经纪机构)、开发经营服务并重房企 [5] 行业数据 - 成分股数量102只,总市值11473.13亿,流通市值5300.15亿,市盈率(TTM倍)42.17,市净率(LF倍)0.77 [8] - 成分股总营收(25Q1亿)3164.87,成分股总净利润(25Q1亿) -92.87,成分股资产负债率(25Q1%)75.05 [8] - 涨跌幅方面,绝对收益1M为8%、3M为1%、12M为18%,相对收益1M为2%、3M为 -7%、12M为3% [8]
2025Q2绩优中长债基持仓变化分析:久期策略再次占优
东北证券· 2025-07-22 17:0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利率债基及偏金融风格型债基表现出色,绩优中长债基份额增长、净值表现强于一季度,券种配置有调整,投资策略为拉久期、降杠杆、适度下沉;三季度债市或震荡偏多,利率方面可坚持久期策略,信用方面可向短久期下沉及高流动性长债要收益 [1][6] 各部分总结 总览:利率债基表现更为亮眼 - 二季度债市呈现“低利率、快波动”特征,国债类利率资产占优,利率债资产优于信用债资产;4月初“对等关税”落地使债市最大一次下行,之后陷入窄幅震荡,资金面转松后债市缓慢向下震荡 [14] - 二季度利率债基及偏金融风格型债基表现出色,如兴华安裕利率债A、华泰保兴安悦A;也有业绩突出的信用债基,如中信保诚稳达A、万家鑫安纯债A;同时上榜一二季度绩优债基名单的仅三只信用债基 [1][19] 份额:普遍有所增长 - 随着净值修复,2025Q2债基份额较一季度边际增长,中长期债基、短期纯债基、指数债基份额扩张最多 [23] - 超半数2025Q2绩优中长债基份额小幅增长,鹏华丰享、东方臻宝纯债A、天弘齐享A单季度扩容30亿份以上,恒生前海恒利纯债A等份额相对增长率超50% [26] 净值:绩优债基2025Q2表现大幅强于2025Q1 - 样本内绩优债基净值增长在一二季度分化明显,2025Q2增幅优于2025Q1,2025Q1净值增长率多为负值,2025Q2受益于债市行情净值增幅明显修复 [30] - 2025Q2基金净值增长近7成源于4月净值变动贡献 [30] 券种配置:增企业债券,降中票短融 - 债券投资组合:2025年二季度末,样本内绩优债基对利率债、信用债持仓降低,小幅增加存单持仓;利率债中减持国债、政金债,政金债减持更多;信用债中减持中票、短融,增加金融债、企业债持仓,或与信用债ETF成分券行情有关 [4][36] - 前五大券持仓情况:集中度下降,2025Q2样本内绩优债基集中度加权平均值约为31.71%,较上季度末下降4.70pct;主要减持政金债,小幅增持次级债与商金债 [40][45] 投资策略:拉久期、降杠杆、适度下沉 - 久期:组合久期中枢上抬,样本内利率债基/信用债基久期中枢较一季度抬升且高于全市场同类型债基;重仓券组合久期整体小幅抬升,前五大重仓券组合久期中枢上升0.15年至7.05年;绩优利率债基和信用债基对久期摆布精准 [48][50][52] - 杠杆:2025年二季度样本内绩优债基加权平均杠杆率较上一报告期小幅下降,为122.43%,较2025Q1环比下降0.71pct;中银纯债A杠杆率偏高,天弘齐享A杠杆率较低 [58] - 下沉:样本内绩优债基倾向在安全边际内小幅下沉,2025Q2增持较多AA+/AAA - 级别信用债,减持较多AA/AAA及以上级别信用债 [61] 总结与展望 - 三季度债市或震荡偏多,需关注9月债市波动放大情况 [6] - 利率方面,资金支持下债券无大幅回调风险,可坚持久期策略,10Y国债向上触及1.7%、30Y国债向上触及1.9%为加仓时点,需关注9月久期摆布灵活度 [6] - 信用方面,可向短久期下沉获取票息增厚,关注产业控股等行业机会;也可博弈长久期资产交易性机会,做多资本利得 [66] 附录 - 样本内中长期债基选取需同时满足成立时间在2024年以前、非定开非封闭式、2023H2 – 2024H1单一持有人份额占比< 80%、2024Q3 – 2025Q1基金平均份额>5亿份 [73] - 债基持仓风格划分依据包括利率型、金融型、信用型、均衡型债基的不同持仓占比标准 [73]
天龙股份(603266):积极拥抱轻量化,看好机器人潜在生态
东北证券· 2025-07-22 09: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汽车电子聚焦三电和高集成化产品,看好泰国工厂产能释放 [1] - 顺应轻量化趋势,零部件成功进入 T 链 [2] - 积极布局机器人领域,看好子公司人形产业链协同 [3] 各部分总结 汽车电子业务 - 汽车电子趋向精密化,掌握精密模具开发等技术,开发定制化 IGBT 功能承载模块等新产品 [1] - 重点开发新能源汽车三电及智能网联化领域高度集成化电子产品,热管理产品电子水泵业务已供应国内外市场,研发新产品获客户项目定点 [1] - 泰国生产基地预计 2025 年上半年投产,增加海外产能建设,拿到海外头部客户智能家居领域开关插座总成项目定点 [1] 轻量化业务 - 目标轻量化部件小总成,掌握中大型精密模具注塑装配一体成型技术以及 organo 板材工艺,汽车功能门板已批量应用于主流车型,进入主要头部门系统总成厂商供应链 [2] - 未来重点发展中大型零部件并向部件小总成方向发展,提升单车价值 [2] 机器人领域业务 - 参股武汉飞恩微电子 5.44%股份,飞恩微是 MEMS 传感器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武汉手智创新“远游”轮式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年产 600 万只压力传感器项目形成产业链配套 [3] - 手智创新孝感生产基地计划 2025 年 7 月投产,达产后可年产人形机器人 1500 台,实现年产值 3 亿元,参股的飞恩微进军机器人领域有望为天龙导入产业资源 [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 25 - 27 年收入分别实现 15.43/17.38/19.32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0/1.76/2.00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6.99/23.00/20.15X [3]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318|1367|1543|1738|1932| |(+/-)%|5.03%|3.72%|12.93%|12.62%|11.1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11|110|150|176|200| |(+/-)%|-9.28%|-1.18%|35.78%|17.32%|14.16%| |每股收益(元)|0.56|0.55|0.75|0.88|1.01| |市盈率|51.32|29.27|26.99|23.00|20.15| |市净率|4.02|2.13|2.52|2.34|2.17| |净资产收益率(%)|8.08%|7.56%|9.33%|10.17%|10.75%| |股息收益率(%)|0.84%|0.84%|1.14%|1.33%|1.52%| |总股本 (百万股)|199|199|199|199|199| [4] 股票数据 - 2025 年 7 月 21 日收盘价 20.30 元,12 个月股价区间 13.81 - 21.65 元,总市值 4037.40 百万元,总股本 199 百万股,A股 199 百万股,B 股/H 股 0/0 百万股,日均成交量 15 百万股 [6] 涨跌幅情况 |涨跌幅(%)|1M|3M|12M| |----|----|----|----| |绝对收益|18%|9%|30%| |相对收益|12%|1%|15%| [9] 相关报告 - 《全栈生态布局,端到端重构智驾范式》 --20250704 [10] - 《天幕玻璃带动调光玻璃需求,国产厂商突破瓶颈实现价格下探》 --20250620 [11] - 《丝杠行业深度报告:人形机器人等多领域需求共振,国产替代正当时》 --20250326 [12] - 《六维力传感器专题报告:市场扩容,国产替代加速》 --20250326 [13]
人形机器人行业跟踪:宇树完成IPO辅导备案,重视板块投资机会
东北证券· 2025-07-21 10:30
近期机器人板块交易量有提升,市场关注度也有明显提高,市场边际信 息对股价的驱动更为明显,机器人板块指数逐步提升,有望进入新一轮 行情。 关注重点整机产业链&机器人板块低位核心公司。虽然经过了一周左右 的反弹,但从长期来看板块位置并不高,从近期反弹来看边际变化标的 更受市场认可,此前白马标的处于相对低位。目前半年报陆续发布叠加 外部环境多变,机器人板块不确定性相对较大,因此仍然推荐关注核心 标的的低位机会,特别是特斯拉链以及减速器、丝杠、灵巧手、电机、 传感器等核心环节相关标的。 [Table_Info1] 机械设备 [Table_Date] 发布时间:2025-07-21 $$i k\neq\pm i k$$ [Table_Title]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动态报告 宇树完成 IPO 辅导备案,重视板块投资机会 ---人形机器人行业跟踪 20250721 报告摘要: [Table_Summary] 行情回顾:本周万得人形机器人指数表现强于大盘。万得人形机器人指 数上升 5.59%,跑赢上证指数 4.90 个百分点,跑赢沪深 300 指数 4.50 个 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数 2.42 个百分点,跑赢科创 5 ...
国恩股份(002768):深化“一体两翼”布局,业绩或进入放量期
东北证券· 2025-07-18 17: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国恩股份,予以“买入”评级 [3][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深化大化工、大健康“一体两翼”布局,业绩或进入放量期,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42/9.47/10.95亿元,对应PE为12.57X/9.84X/8.52X [3] 各部分总结 事件 - 7月11日公司公告已于2025年6月26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申请,相关备案申请材料近日获中国证监会接收 [1] 大化工领域 - 公司延伸化工新材料上下游产业链,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战略投资多个延链项目,布局改性材料上游产业链获成本优势 [2] - 未来推进国恩化学(东明)产能恢复,整合资源完善纵向一体化产业链,适时启动多个项目建设,高端产能释放将奠定业绩基础 [2] 大健康领域 - 公司控股东宝生物,在胶原领域领先,强化下游空心胶囊布局,益青生物出口业务稳健增长 [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东宝生物明胶产能13,500吨,益青生物空心胶囊产能390亿粒,扩产项目投产后将达近700亿粒,业绩或放量 [3]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439|19,220|21,230|25,077|28,646| |营业收入(+/-)%|30.08%|10.21%|10.46%|18.12%|14.2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466|676|742|947|1,09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9.67%|45.18%|9.66%|27.70%|15.58%| |每股收益(元)|1.72|2.52|2.73|3.49|4.04| |市盈率|12.45|9.15|12.57|9.84|8.52| |市净率|1.30|1.26|1.66|1.44|1.25| |净资产收益率(%)|10.92%|14.35%|13.19%|14.65%|14.71%| |股息收益率(%)|0.52%|0.81%|0.87%|1.11%|1.29%| |总股本 (百万股)|271|271|271|271|271| [5] 股票数据 - 2025年7月17日,收盘价34.37元,12个月股价区间16.92 - 34.37元,总市值9,322.86百万元,总股本271百万股 [7] 涨跌幅 |涨跌幅(%)|1M|3M|12M| |----|----|----|----| |绝对收益|34%|37%|95%| |相对收益|30%|30%|79%| [10] 财务报表预测摘要及指标 - 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多方面指标呈现不同变化趋势,如营业收入、净利润等逐年增长,资产负债率逐年降低等 [11] 研究团队简介 - 杨占魁有相关学历和工作经历,2024年6月加入东北证券,覆盖多个板块 [12] - 吕妮珈有相关学历和工作经验,现任东北证券石化组研究助理,覆盖新材料板块 [12]
行业深度报告:我国天然铀供应商有望受益长期供需紧张
东北证券· 2025-07-18 17: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在全球电力需求稳健增长背景下,核电有望复兴,核燃料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未来天然铀供需或将维持紧平衡,铀价预计将持续上涨 [198] - 中国作为核燃料第二需求大国,铀资源占比低、产量有限,核电规模增长使核燃料保供压力增大,主要天然铀供应商将迎来长期发展机遇 [19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天然铀供需或将长期紧张 电力需求增长,核电有望复兴 - 2024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速4.0%(1,172TWh),高于2023年和2022年,是近十年除疫情影响外第二高增速,排除气温影响后增速仍达3.3% [19] - 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和热泵发展,2024年驱动电力需求增长0.7%,而5年前仅为0.3%,预计2028年美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可能为2023年的三倍 [23] - 2024年太阳能满足全球约40%新增电力需求,但太阳能发电有波动性大等劣势,电力系统稳定性面临挑战 [28] - 核电凭借稳定、低碳、低成本等优势重新受到各国重视,为实现碳中和,有28个国家签署《三倍核能宣言》,超140个国家制定碳中和目标 [34] 核电规模提升,支撑铀价高位 - 2024年全球核能发电量2,768TWh,同比增长2.5%,创历史新高,全球在运核电机组预计将持续增长 [37] - 全球累计并网、在建、储备、规划核电机组分别为439、69、114、298台,装机容量分别为398、76、110、282GW,中国在建装机容量占全球比重达45.3% [48] - 全球天然铀需求随核电装机增长,2024年消耗核燃料即铀6.75万吨,IAEA预测2040年天然铀需求约8.6 - 11.6万tU,2024 - 2040年复合增速约1.5 - 3.4% [53] - 全球超过95%的已查明可回收常规铀资源位于15个国家,供给易受海内外局势等因素扰动,铀需求较多的国家铀资源量及产量较低,存在地理错配 [57] - 自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后铀价先下行后上行,长贸合同签订需求有望支撑现货铀价维持高位,WNA预测今后数年天然铀供需偏紧,2030年后供需缺口将扩大 [70] 我国重启核电,燃料保供承压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核燃料需求国,2024年核燃料需求1.3万tU,占全球比重19.4%,仅次于美国 [78] - 中国铀产量只占需求量约12%,2022年是全球第8大产铀国,但产量仅占全球2.9%,2030 - 2040年产能分别为2,000 - 2,400、2,000 - 3,000、1,500 - 3,500tU [90] - 2019年起我国重启核电核准,在建及已核准未建项目全部投产后,在运核电机组将达114台,总装机容量超127GW,2027年将有9台机组投产,新增装机达11GW,同比翻倍 [95] - 2024年我国大陆核电发电量4,451.75亿千瓦时,在运核电机组核燃料消耗强度约为2.95tU/亿度或230tU/GW,已核准未投运装机全部投产后,全国核燃料需求将达2.9万tU,为2024年需求的2.2倍 [98] 我国天然铀供应商有望受益 中国铀业:内外兼修,产能持续扩张 - 中国铀业是国内天然铀资源开发的专营企业,控股股东为中核铀业,实际控制人为中核集团 [101] - 2024年末公司拥有在产矿山6座,1座境内矿山2025年开采完毕,境外矿山三期项目2026年开采完毕,已启动四期项目建设,拥有6宗铀矿探矿权、19宗采矿权,计划上市募集资金41.1亿元,21.84亿元用于4个国内天然铀项目 [104] - 公司控股境外铀矿罗辛铀矿是全球前十大铀矿,间接持股比例68.62%,2024年产能4,500吨U3O8、产量2,600吨U3O8、销量2,504吨U3O8、产能利用率57.77%、产销率96.3% [107] - 公司自产天然铀产品销售客户主要为境内外企业,因产量无法覆盖下游需求,需境外采购并进口,还通过子公司从事国际天然铀贸易 [109] - 2024年公司毛利同比微降0.34%,但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1%,主要因投资收益大幅增长,投资收益由0.55亿提升至2.37亿 [116][125] - 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4.58亿,同比增长15.58%,扣非归母净利润13.67亿,同比增长6.24% [127] 中广核矿业:协议续签,利润有望释放 - 中广核矿业间接控股股东为中广核铀业,通过全资子公司持有哈萨克斯坦四座铀矿49%股权及其天然铀产品49%的包销权,还持有澳大利亚铀矿上市公司帕拉丁能源2.61%股权,开展国际天然铀贸易业务 [132] - 2024年底公司权益资源量3.4万tU,权益产量为1,324tU,可采年限分别约20、14年,4座参股铀矿生产成本位于全球前1/4分位,平均成本24美元/磅U3O8 [137] - 2024年谢公司与奥公司分别贡献投资收益3.99、6.17亿港元,同比分别增长46%、93%,合计10.16亿港元,是公司主要利润来源 [148] - 2024年公司所得税支出大增,导致持续经营净利润受影响,还因帕拉丁能源换购等导致终止经营损失,实现归母净利润3.42亿港元 [148][149]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参股铀矿天然铀产量659.1tU,同比增长8.64%,四座铀矿产量均高于计划产量,合计计划完成率110.7% [157] - 2025年6月公司与中广核铀业续签销售框架协议,2026 - 2028年基准价分别为94.22、98.08、102.10美元/磅天然铀,2026年基准价较2025年同比增长42.4%,自产贸易业务毛利预计明显改善 [162] - 2024年PLS项目全部前期工程设计工作完成,预计2029年投产,年产能910万磅U3O8(合3,500tU),储量9,370万磅U3O8(合3.6万tU),开采年限约为10年 [170] - 公司国际天然铀贸易业务整体稳健,近三年毛差在1美元/磅U3O8左右,2024年毛利同比下降,预计2025年毛利将同比增长 [173] - 控股股东中广核铀业持有湖山铀矿54%股权,该矿可采资源量14.71万tU,设计年产能5,700tU,若注入公司,权益天然铀产量将明显增长,EPS或将明显增厚 [4][175] 万里石:资产注入,资源技术并举 - 万里石是中高端石材综合服务商,近年来受房地产下行周期影响持续亏损,积极向资源型企业转型,布局锂资源及铀资源开发 [180] - 2024年公司拟受让哈富矿业公司持有的赛富矿业和唐资源全部股权,实控人指出初步探明铀资源储量超过10万tU [186][193] - 2024年公司拟收购中核资源(纳米比亚)开发公司21%的股权,该公司资源量约为4.08万tU [196] - 2024年公司拟设立厦门万里石矿业资源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生物堆浸试验及其工业化应用,已与中国铀业(纳米比亚)矿业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196] - 公司2025年计划完成相关收购及试验,实控人希望公司成为全球天然铀稳定供应商等 [197] 投资建议 - 全球电力需求增长,核电有望复兴,核燃料需求将持续增长,未来天然铀供需或维持紧平衡,铀价预计上涨 [198] - 中国作为核燃料第二需求大国,铀资源占比低、产量有限,核燃料保供压力大,主要天然铀供应商将迎来长期发展机遇 [198] - 中国铀业铀资源储备充足,IPO募投项目建成后铀产量或明显提升,有望驱动业绩增长 [198] - 中广核矿业主要利润来源为参股铀矿投资收益,业绩有望随铀价上涨提升,新协议将提升包销收益,或长期享受估值溢价 [199] - 万里石目标成为天然铀供应商,但尚未完成股权收购,矿山无实际产能,短期内难贡献业绩增量,需跟踪进展及主业盈利改善情况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