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草甘膦行业供给优化、需求稳增,国内反内卷和海外供给扰动有望助力景气反转 短期看好草甘膦景气上行改善企业经营业绩,中长期看好供需格局向好,行业迎来底部反转 [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草甘膦行业:供给优化、需求稳增,国内反内卷+海外供给扰动有望助力景气反转 - 草甘膦是最大除草剂和全球第一大农药品种,2021年全球销售额61.50亿美元,占全球农药销售额8.32% [12] - 供给端全球供给集中,国内以甘氨酸法产能为主,新增产能受限 全球草甘膦产能约118万吨/年,海外孟山都37万吨/年(占比31.4%),中国产能81万吨/年(占比68.6%),主要集中在兴发集团等公司,全球前四大企业CR4产能占比70.7% 国内新建草甘膦生产装置为限制类项目,预计新增产能有限 [4][16] - 需求端国内草甘膦80%左右出口,转基因作物推广和百草枯等禁用助力需求稳步扩容 下游包括农用和非农用市场,农用占90%以上,主要为转基因作物 2024年中国草甘膦出口数量60.2万吨,同比增30.4%;2025年1 - 5月出口数量27.2万吨,同比+13.3% 主要出口至美国、巴西等国 [24][26] - 价格复盘受供给端影响较大,2025Q2以来供需向好,价格上涨、价差扩大 2006 - 2008年、2021 - 2022年价格大幅上涨主要因供给端因素 2025年上半年先弱后强,截至7月21日,95%原粉主流成交参考2.58 - 2.61万元/吨,较年初+9.7%、同比+5.3% [33][35] - 草甘膦欧盟续展批准决定包含使用条件和限制,国内召开反内卷会议,拜耳或就除草剂致癌案和解并探讨让孟山都破产,关注供给优化或迎底部反转 欧盟授权草甘膦10年期续展登记,设定5种杂质最大限值等 国内会议旨在解决行业“内卷”问题 拜耳若和解失败可能让孟山都破产 [42][49][50] 草甘膦公司:兴发集团产能规模、产业链配套优势显著,江山股份、和邦生物仍有规划新建产能 - 兴发集团拥有草甘膦原药产能23万吨/年,配套制剂产能10.10万吨/年,甘氨酸产能10万吨/年 形成“磷硅盐协同”循环产业链,有原材料保障和运输成本优势 [53] - 福华化学截至2022年度草甘膦原药产能15.3万吨/年,配套相关生产装置 还拥有草铵膦等多种产品产能 [54] - 新安股份草甘膦原药与制剂市场占有率领先,原药产能8万吨/年,年销售量折合原药约10万吨,制剂转化率70%以上 有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 [55] - 江山股份草甘膦原药产能7万吨/年,拟与瓮福集团合作项目,5万吨/年草甘膦预计2025年底前试生产,建成后总产能12万吨/年 [56] - 和邦生物草甘膦原药产能5万吨/年、双甘膦产能20万吨/年,产品质量高 规划新建广安50万吨/年双甘膦和印尼20万吨/草甘膦项目 [57] - 扬农化工为全球拟除虫菊酯原药核心供应商,拥有草甘膦原药产能3万吨/年 [57] - 广信股份从事农药原药、制剂及精细化工中间体研发生产销售,拥有草甘膦原药产能2万吨/年 [58]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短期2025年5月以来,供给端接单排单好、库存低位、挺价,需求端坚挺,新单成交价格上涨,看好草甘膦景气上行改善企业经营业绩 [62] - 中长期供给端欧盟续展有使用条件限制,海外孟山都产能不确定,国内反内卷助力竞争格局改善和龙头市占率提升;需求端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和百草枯禁用使需求有增长空间,看好供需格局向好,行业迎底部反转 [62] - 推荐标的为兴发集团、扬农化工等 受益标的为新安股份、江山股份、广信股份、润丰股份、和邦生物等 [63][64]
化工“反内卷”系列报告(三):草甘膦:供需向好,反内卷有望助力景气反转
开源证券·2025-07-23 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