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606点,1日涨0.65%,5日涨5.41%,1月涨2.53%;深证综指收盘2203点,1日涨1.19%,5日涨8.89%,1月涨2.66% [1] - 大盘指数昨日涨0.6%,1个月涨6.22%,6个月涨8.43%;中盘指数昨日涨1.44%,1个月涨8.36%,6个月涨7.4%;小盘指数昨日涨1.57%,1个月涨9.14%,6个月涨13.86% [1] 行业涨跌情况 涨幅 - 能源金属昨日涨7.55%,1个月涨19.66%,6个月涨32.75% [1] - 小金属Ⅱ昨日涨6.46%,1个月涨30.16%,6个月涨43.07% [1] - 金属新材料昨日涨5.06%,1个月涨15.38%,6个月涨22.46% [1] - 生物制品Ⅱ昨日涨3.67%,1个月涨11.53%,6个月涨18.81% [1] - 种植业昨日涨3.58%,1个月涨6.28%,6个月涨11.5% [1] 跌幅 - 贵金属昨日跌2.19%,1个月涨2.28%,6个月跌25.71% [1] - 农商行Ⅱ昨日跌1.54%,1个月跌5.46%,6个月涨12.68% [1] - 股份制银行昨日跌1.48%,1个月跌1.9%,6个月涨14.84% [1] - 城商行Ⅱ昨日跌1.47%,1个月跌2.76%,6个月涨12.19% [1] - 饲料Ⅱ昨日跌1.32%,1个月跌1.48%,6个月涨11.76% [1] 2023和2024年夏天风险资产动荡复盘 市场现状与担忧 - 二季度全球股市反弹,美股、德股创新高,三季度风险资产情绪和估值处高位,市场关注是否重蹈过去2年夏天覆辙 [2][8] - 当前美股估值较过去2年同期更高,美债利率与过去2年同期接近 [8] 4月以来市场反弹原因 - 主要反映特朗普TACO后的预期修复,PE估值回升贡献为主,ERP下行是核心,EPS也上修,市场对基本面定价弱 [8] 2023年夏季波动 - 美债流动性冲击,三季度美债发行规模超预期,通胀担忧反复,利率上行致风险资产承压 [8] - 8月初发债规模超预期,惠誉下调美债评级,油价上涨,联储担忧通胀,利率上行打击科技股估值 [8] - 10月底财政部调整发债计划,10Y美债利率下行,全球股市见底反弹,回调期中美股市同步,上证综指(-8.3%)>标普500(-10.3%)>恒生科技(-16.3%) [8] 2024年夏季波动 - 衰退交易+套息交易逆转,7月美国失业率跳升,全球衰退预期升温,日元套息交易逆转致流动性冲击 [8] - 美债收益率下行,美日利差收窄,日本央行加息,美股科技股下跌触发套息交易逆转和日元升值 [8] - 市场风偏企稳核心是美日央行应对及美国经济衰退交易不再强化,产业层面AI应用收入符合预期,传统业务放缓 [8] - 回调期利率下行,美元走弱,中美股市同步,上证综指(-3.8%)>恒生科技(-4.4%)>标普500(-5.5%) [8] 2025年潜在风险 - 风险1:关税影响在微观财报和通胀数据中具象化,三季度美国通胀回升,关税政策延后,就业市场供需两弱,风险资产上行难度增加,关注美股二季报中公司关税成本承担和未来指引 [8] - 风险2:政府财政依赖导致利率风险可能反复,逆全球化加强,各国依赖财政扩张,美日长债收益率维持高位,长期债务解决需提高生产率或通胀,特朗普干预美联储独立性可能推升长端利率 [8] - 风险3:特朗普政策在“MAGA”和“建制派”之间摇摆,若重回MAGA可能与市场预期产生分歧,关注内阁人物话语权、地缘政治和关税政策变化;上行风险关注AI产业投入产出性价比提升 [9] 香港交易所(00388)深度分析 估值复盘 - 2014 - 2015年PE∈【29,67】,受益于沪港通开通、H/A折价、公募/险资投资松绑,估值上行 [2][13] - 2017 - 2018年PE∈【28,54】,深港通开启吸引资金流入,18年中美摩擦和美联储加息使港股资金面收紧,估值回落 [2][13] - 2020 - 2021年PE∈【29,68】,港交所革新IPO上市制度,市场认可其作为新经济、中概股枢纽,全球低利率资产荒使内外资流入港股 [2][13] 投资价值分析 - 当前港交所PE 38倍,美联储降息,背靠中国内地,看好投资价值 [13] - 盈利核心因子ADT=总市值*换手率,港交所改革吸引新经济企业和中概股回流,港股新经济行业市值占比从2018年的17%提升至2025YTD的35% [13] - 南向资金推高ADT,改善换手率,美元降息、境内低利率资产荒使南向机构资金倾斜,交易成本下降吸引个人投资者,南向贡献港股ADT提升至35%+ [13] 业绩预测与评级 - 预计2025 - 2027E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179、188亿港元,yoy分别+26%、+9%、+5% [13] - 可比公司PE估值法下给予目标PE42倍,合理市值6920亿港元,对应当前市值上行空间24%,强调买入评级 [13] 计算机行业点评 基金持仓情况 - 2025Q2计算机行业公募基金配置占比2.6%,较上季度降0.6pcts,处2010年来10%分位 [12] - 25Q2前十大重仓股为华大九天、金蝶国际、科大讯飞等,美图公司替代用友网络进入前十大 [12] 看好逻辑 - AI为全年主线,看好计算机板块 [12] 光伏行业点评 政策事件 - 2024年7月24日召开光伏行业供应链发展研讨会,推进修订多晶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标准,目前1级、2级、3级分别为≤7.5、8.5和10.5,拟修订后为≤5、6和7.5 [14] - 同日两部委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完善低价倾销认定标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14] 政策影响 - 政策体现中央政府反内卷决心,《价格法》修订后有望避免产业链不正当竞争,促使价格回升 [16] - 多晶硅制造规范标准提高,严控新增产能,能耗标准落地后将控制多晶硅新增项目 [16] 市场预期 - 反内卷政策从预期到落地,有望消除市场分歧,增强信心,产业链价格已上涨,政策落地后上涨预期更明确,有望开启新一轮上涨行情 [16] 投资建议 - 关注反内卷受益的硅料环节,如协鑫科技、大全能源、通威股份;组件和辅材环节,如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钧达股份、福斯特、福莱特 [16] 民士达(833394)点评 业绩情况 - 2025H1营收2.37亿元(YoY+27.9%),归母净利润6303万元(YoY+42.3%),扣非归母净利润6112万元(YoY+55.7%) [18] - 2025Q2单季营收1.22亿元(YoY+28.4%、QoQ+6.4%),归母净利润3248万元(YoY+35.8%、QoQ+6.3%),扣非归母净利润3128万元(YoY+40.7%、QoQ+4.8%) [18] 产品与市场表现 - 2025H1芳纶纸收入2.27亿元(YoY+22.8%),毛利率41.9%(YoY+4.1pcts),产品结构高端化,变压器、航空蜂窝等领域需求向好,新能源汽车电机纯纸增速超40.0% [18] - 2025H1复合材料收入1021万元(YoY+1185.3%),毛利率由负转正,先进制造子公司业务步入正轨 [18] 地区表现 - 2025H1境内收入1.86亿元(YoY+33.7%),毛利率40.4%(YoY+4.3pcts);境外收入5176万元(YoY+10.7%),毛利率40.2%(YoY-1.7pcts),境内销售亮眼,高端化趋势显著 [18] 经营情况 - 2025H1毛利率40.4%(YoY+2.8pcts),分季度看,Q1、Q2毛利率分别为39.7%、41.0%,高端占比逐季提升 [18] - 2025H1净利率26.5%(YoY+2.7pcts),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4%、3.0%(YoY+0.2pcts、-0.7pcts) [18] - 为配合募投投产,公司营销与服务升级,引入外籍销售人才,参加国内外展会,布局全球市场 [18] 募投项目 - 募投项目如期投产,2025H1试生产,6月底在产品及库存商品增加,预计下半年迅速释放,吨纸能耗较老产线降低12.0%,为高端化注入新动能 [18] 投资建议 -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2025 - 2027E盈利预测,预计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50/2.09/2.61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42/30/24倍 [18]
申万宏源证券晨会报告-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