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工程市场跟踪周报:短线冲高或有压力,中长线仍维持乐观-20250726
光大证券·2025-07-26 21:57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量能择时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监测宽基指数的交易量能变化来判断市场趋势[25] - 具体构建过程:当指数量能指标突破阈值时发出看多/看空信号,未披露具体计算公式[25] - 模型评价:对短期市场情绪变化敏感,但对持续亢奋或下跌市场存在误判风险[26] 2. 沪深300上涨家数占比情绪指标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成分股上涨比例反映市场情绪极端状态[26] - 具体构建过程: N日上涨家数占比=过去N日收益>0的个股数成分股总数N日上涨家数占比 = \frac{过去N日收益>0的个股数}{成分股总数} 采用N=230日窗口计算,当占比>80%视为情绪过热[26][27] - 模型评价:能快速捕捉反弹机会,但会错失持续上涨行情[26] 3. 动量情绪指标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双均线系统捕捉情绪指标趋势[27] - 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230日上涨家数占比 - 分别进行50日(慢线)和35日(快线)移动平均 - 当快线>慢线时看多[27][29] - 模型评价:趋势跟踪效果显著,但存在滞后性[27] 4. 八均线情绪指标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价格与多周期均线关系判断趋势强度[34] - 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8组均线(参数:8/13/21/34/55/89/144/233日) - 统计收盘价位于均线上方的数量 - 当≥5条均线被突破时看多[35][39] - 模型评价:对中长期趋势判断效果较好[34]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横截面波动率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成分股间收益离散程度反映Alpha机会[40] - 具体构建过程:计算指数成分股日收益率的标准差[40] - 因子评价:波动率提升预示选股机会增加[40] 2. 时间序列波动率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反映市场整体波动环境[43] - 具体构建过程:计算指数成分股加权平均的20日波动率[43] - 因子评价:与市场风险偏好正相关[43]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量能择时模型 - 上证指数:看多信号[25] - 中证1000:看空信号[25] 2. 动量情绪指标 - 沪深300:快线(35日)=350,慢线(50日)=250,维持看多[33] 3. 八均线情绪指标 - 沪深300:当前指标值7(最高9),处于景气区间[38]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横截面波动率 - 沪深300:最新值1.84%,近两年分位数27.95%[41] - 中证1000:最新值2.19%,近半年分位数33.07%[41] 2. 时间序列波动率 - 沪深300:最新值0.58%,近一年分位数24.64%[44] - 中证500:最新值0.44%,近半年分位数37.3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