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外经贸谈判进展 - 本周美国与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达成贸易协议,8月1日谈判截止日前将进入“冲刺”阶段[1] - 美日协议关税、贸易和投资条件不对等,使其他国家谈判承压;美印谈判因农产品等陷入僵局,美恐对印加征26%“对等关税”;美欧谈判僵持,若8月1日前未达成协议,欧盟对美出口将面临30%关税[22][23][25] 特朗普关税政策情况 - 特朗普2.0时期援引IEEPA加征的关税有芬太尼关税、对等关税、取消小额待遇、其他类,对中国、墨西哥、加拿大等加征不同比例关税[2][13][14] - 5月28日国际贸易法院裁决特朗普援引IEEPA启动的全球及报复性关税无效,核心依据是关税权力属于国会,IEEPA未明确规定总统有单方面加征关税的权力[2][16] - 7月31日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司法裁决有四种结果情景,对特朗普关税政策有利和不利的情景各两种[3] 中美经贸会谈情况 - 7月27日至30日,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赴瑞典与美方举行第三轮经贸会谈,可能讨论暂停对华关税截至日期、20%对华芬太尼关税等议题[26] - 高额关税不符合双方利益,对等关税生效日期或继续推迟;芬太尼关税有一定松动可能,但更可能在后续中美领导人会晤中解决[27] 特朗普国内政治压力 - 7月下旬以来爱泼斯坦案持续发酵,导致特朗普政治压力直线攀升,其或希望通过贸易谈判、施压美联储等转移舆论注意力[28][30] 风险提示 - 美国与其他国家贸易谈判增加有损中国利益的条款,干扰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5][54] -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否决国际贸易法院的裁决,为特朗普利用IEEPA加征关税提供司法支持[5][54] - 中南半岛局势恶化,柬埔寨、泰国、老挝边境冲突加剧,影响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5][54]
国金地缘政治周观察:展望特朗普关税的司法博弈
国金证券·2025-07-2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