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用事业电改深化,绿色转型提速;环保运营类资产凸显绝对收益潜力,自主可控前景广阔 [2][3] - 用电供需趋向宽松但消纳有压力,新能源入市使电力改革深入,运营类资产分红潜力大,设备端国产替代空间广 [4] 公用事业分析 用电供需与改革 - 2025 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 4.8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7%,增速放缓且增长点向三产转移;新能源装机量增长,4 月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增 215%,但加剧消纳压力并挤出其他电源;4 月要求 2025 年底前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重塑交易格局 [4][10] 火电 - 煤炭供需失衡价格低位,1 - 6 月国内原煤产量同比增 5.4%但月度增速下滑,6 月进口量同比降 25.9%;7 月 16 日环渤海 5500 大卡动力煤报 663 元/吨,同比跌 7.27%,缓解火电成本压力 [11][14] - 电量总量承压且区域分化,上半年火电发电量 2.94 万亿千瓦时,同比降 2%,6 月同比增 1.41%;正增长区集中于经济或工业强省,负增长区受水电等替代挤压 [20] - 电价降幅缩窄,沿海省份长协均价同比降 8% - 15%,江苏 7 月电价环比升 26.47%;火电企业上半年业绩普遍超预期,如华银电力涨幅达 4011.89% [21] - 长期盈利模式重构,转向以容量电价和辅助服务市场为核心,盈利来源包括电量电价、辅助服务收益和容量电价补偿 [26] 水电 - 新增装机温和增长,2025 年 1 - 5 月新增装机 325 万千瓦,同比下滑 6%;优质大型水电站稀缺,除“雅下”项目外 500 万千瓦以上增量近乎为零 [32] - 高基数下发电量同比下滑,上半年累计发电量 5397.9 千瓦时,同比降 2.31%,4 - 5 月受来水偏枯影响,6 月环比升 40.35%但同比仍降 [32] - 来水区域性分化,长江电力乌东德水库来水偏丰 9.01%,三峡水库来水偏枯 8.39%;华能水电发电量同比增 12.97%,得益于新能源装机和来水偏丰 [38] - 6 月长江全流域来水偏少,三峡水库蓄量减 21.44 亿 m³;雅砻江梯级水库蓄量增 21.79 亿 m³,相关电站 Q3 或有收入提振 [45] - 高股息凸显防御价值,2025 年水电龙头股息率持续跑赢中债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如长江电力息差均值达 1.73% [46] 核电 - 审批常态化,2025 年 4 月国常会核准 10 台机组,连续 4 年每年核准 10 台以上,截至 6 月在运、在建和核准机组共 112 台 [53] - 两大运营商机组储备足,中国核电 19 台机组装机 2185.9 万千瓦,2027 年投产高峰;中国广核 20 台机组装机 952.3 万千瓦,2025 - 2030 年陆续投产 [55] - 发电量稳中有升,2025H1 核电发电量 2362.8 亿千瓦时,同比增 11.4%;2024 年综合电价小幅回调,市场化改革深入后有望企稳 [62] 绿电 - 136 号文落地,新能源全面入市,蒙东、蒙西、新疆等发布配套细则,存量项目与燃煤基准价衔接,增量项目电价竞价形成 [67] - 绿电直连政策出台,允许市场主体自主选择模式,“以荷定源”提升新能源消纳,适用于新增负荷等,对项目分类、投资主体等有规定 [69][70] 燃气 - 需求恢复慢产量提升,2025 年 5 月天然气产量同比增 9.1%,1 - 5 月累计同比增 6%;5 月表观消费量同比增 2.4%,1 - 5 月累计同比降 1.3% [75] - LNG 市场价企稳,国内在 4000 - 4200 元/吨区间波动;海外气价上半年回落,荷兰 TTF 指数较年初跌幅超 30% [77] 环保分析 固废 - 资本开支平稳有分红潜力,2015 - 2024 年投资性现金流先升后降,2024 年自由现金流达 37.45 亿元;2021 - 2024 年现金分红比例从 17.38%提至 34.78%,股息率约 1.87% [82] - 政策支持绿电直连,与算力产业结合成趋势,为高耗能企业降成本,如军信股份与长沙数字集团合作 [83][90] 水务 - 价改深入,2025 年深圳、广州等地落实水价调整,深圳综合水价涨幅 13%,广州一、二、三阶梯水价涨幅分别为 28.8%、28.6%、93.2% [92] - 化债使应收账款有望改善,化债推进带来现金流修复等三重利好,行业应收账款占收入比例和周转天数增加,改善弹性大 [98] - 分红稳定且行业整合,进入存量整合期,2025 年上半年多家公司资产注入或收购重组;主要公司分红比例稳定,如重庆水务 2024 年达 80.09% [99] 自主可控 - 国产替代推进,美国关税和管制倒逼,多部门出台政策支持,如 2021 年要求政府采购优先国产科技创新产品 [104] - 科学仪器国产替代契机大,细分应用需多技术支撑,国产企业研发投入有望受益,如聚光科技有丰富产品矩阵 [105][108] - 新能源环卫车发展好,2025 年 H1 销量 6745 辆,同比增 70%,渗透率达 14.26%;无人环卫市场规模大,企业估值有望重塑 [111] 投资建议 公用事业 - 火电关注华电国际等,短期煤价下行盈利弹性释放,长期盈利模式重构 [5] - 水电关注长江电力等,长端利率下行下兼具稀缺性和成长性 [5] - 核电关注中国广核等,审批常态化成长确定 [5] - 绿电关注龙源电力等,关注电价走势和消纳能力 [5] - 燃气关注新奥股份等,关注城燃企业利润修复和有气源优势企业 [5] 环保 - 固废关注军信股份等,应收账款改善,绿电直连增厚利润 [7] - 水务关注洪城环境等,水价调整推进,行业整合加速 [7] - 自主可控关注聚光科技等,关注高端仪器、无人环卫和工业设备细分领域 [7]
2025年公用环保行业中期策略:不惧挑战,机遇长存
国投证券·2025-07-29 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