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豆油出口可能性及影响分析
国泰君安期货·2025-07-31 12: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大豆产量持续创纪录,中国大豆压榨产能富裕,有增加豆油出口量的条件和可能性 [7][30] - 中国出口豆油是全球植物油供需自我调整的结果,能缓解部分企业库存压力、提振11月后国内豆油价格,可能影响棕榈油价格和国内豆棕价差,但影响程度取决于出口数量和持续性 [2][30] - 由于中美关系不确定,中国豆油出口或难以持续;每年7 - 10月可能是出口时间窗口,若主要考虑广东和广西,每月出口量难超7万吨 [2][30] 中国出口豆油的可能性分析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豆油出口量增长明显,1 - 6月出口13.9万吨,超2023、2024年全年,出口仍以其他豆油及分离品为主,印度成为新增出口目的地 [5] - 全球大豆产量持续创纪录,但压榨需求增速不及产量增速,过剩明显;全球大豆压榨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中国的总产能、空闲产能和实际压榨量最为富裕,为出口豆油创造条件 [7] - 中国豆油价格和国际豆油价格差异变小,是出口的主要原因和驱动之一;2025年6月底两者价差创历史同期新低,且可能持续到10月 [12][13] - 考虑可行性需关注出口资质(进料加工需审批)和利润(大豆压榨利润、出口与国内销售利润对比) [15] 中国出口豆油的影响及持续性分析 - 出口豆油能缓解部分企业库存压力,提振11月后国内豆油价格;若9 - 12月出口15万吨,对9 - 10月累库阶段影响有限,对11 - 12月降库阶段影响较大;广东和广西每月最多出口7万吨 [18] - 中国对印度出口豆油可能减少其棕榈油进口需求,影响棕榈油价格,但具体影响取决于出口数量 [20] - 中国出口豆油是国际油脂市场再平衡的结果;持续性出口需11月 - 次年3月中国大豆进口超需求且国际其他植物油价格维持强势,在中美关系不确定下可能性不大 [21] - 中国豆油出口受豆粕和豆油库存、出口利润影响;每年7 - 10月豆油累库阶段可能是出口时间窗口 [22][23] 总结 - 中国有增加豆油出口量的条件和可能性,出口是全球植物油供需自我调整的结果 [30] - 9 - 10月出口缓解库存压力,11月后提振价格,出口印度或影响棕榈油价格和豆棕价差,影响程度取决于出口数量和持续性 [30] - 因中美关系不确定,出口或难以持续;7 - 10月可能是出口时间窗口,广东和广西每月出口难超7万吨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