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开源证券晨会纪要-20250731
开源证券·2025-07-31 22:41

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宏观经济、金融工程、通信、银行、医药等多个领域展开分析,指出美联储降息尚需时日,国内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并注重释放政策效应;看好海外AI算力产业链和液冷行业发展;险资增配银行股有驱动因素但也存在减配风险;多家医药公司业绩表现良好且具有发展潜力 [3][9][27]。 总量研究 宏观经济(7月FOMC会议点评) - 美联储7月会议维持利率在4.25%-4.5%区间,缩表按原计划执行,声明措辞有变化,会议出现2张反对降息票,凸显内部分歧 [4] - 鲍威尔表态中性略偏鹰,对通胀警惕,称当前利率适度限制,适合应对经济变化和平衡风险,未对9月会议做决定 [4] - 美国2季度GDP数据尚可,经济有韧性但增速放缓,降息紧迫性不高,通胀制约降息时点,基准情形维持11月首次降息、全年1 - 2次判断 [5][6] - 决议及发布会后,市场风险偏好受压制,美股涨跌不一,美债收益率上行,美元逼近100关口,黄金下跌,CME期货定价2025年降息不超50bp [7] 宏观经济(7月政治局会议学习) - 形势判断上,“十五五”聚焦扩大内需,关注新质生产力相关制造业、更新投资、服务消费;短期政策继续逆周期支持以完成经济目标 [9][10] - 政策基调强调持续发力、适时加力,释放政策效应和内需潜力。财政重存量落实和“质”,培育服务消费和民生保障促消费;货币保留降准降息可能,四季度概率大,结构性工具支持领域新增小微企业 [11][12][13] - 扩内需侧重“有效”,消费关注服务消费和民生保障,投资关注“两重”等项目,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预计三季度落地,城市更新以存量改造升级为主 [13] -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反内卷”是系统工程,需统筹推进;稳外贸和民生保障兜底,重视“稳股市” [14][15] 金融工程(资产配置月报) - 多资产配置看多短债、偏股低估转债、黄金资产。高频宏观因子显示经济回暖、消费通胀下行、生产通胀上行预期;转债推荐偏股低估转债;模型测算黄金预期收益率22.4%,持续看多 [17][18] - 股债配置权益风险预算下调,股票仓位降至7.44%,债券仓位升至92.56% [19] - 行业轮动看多钢铁、非银、有色、通信等,风格推荐成长风格,看好大周期、大科技、大金融板块,推荐相关行业和ETF组合 [20][21][22] - “配置 + 选基”FOF组合7月收益5.45%,相对偏股基金超额 - 1.81%,8月看多高质量因子,低配高成长、低估值、小盘黑马风格基金 [24][25] 行业公司 通信(Meta及微软相关点评) - Meta 2025Q2营收475.2亿美元超预期,上调全年资本支出下限,继续投资应对AI竞赛并拓展智能眼镜领域 [27] - 微软FY2025Q4营收764.4亿美元,智能云部门增长26%,Azure全年收入超750亿美元,“Scale-up”推动光通信成长 [28] - 看好海外AI算力产业链进入估值提升阶段,推荐光模块、液冷等细分板块相关标的 [29] 通信(液冷行业点评) - 液冷企业Vertiv 2025Q2营收26.38亿美元超指引,上调财年业绩指引,订单增长反映液冷需求提升 [32] - Celestica 2025Q2营收28.9亿美元超预期,上调全年业绩指引,验证海外AI高景气,驱动液冷渗透率提升 [33] - 看好AI时代液冷成必选项,推荐英维克,受益标的众多 [34] 银行(险资增配研究) - 险资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和长股投资两种形式配置银行股,有增配空间,受五因素驱动,但负债、产品、资产端变化或致减配 [36][37][38] - 投资策略把握板块轮动,关注PB - ROE曲线演变,测算隐含必要收益率约5.2%,关注利差和高低估值银行PB差变化 [39] - 推荐中信银行,受益标的包括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 [40] 医药(国邦医药) - 2025上半年收入30.26亿元、归母净利润4.56亿元,Q2业绩超预期,维持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 [42] - 动保板块收入12.59亿元大幅增长,氟苯尼考出货超2000吨,盐酸多西环素获批证书,销售国家和客户增多 [43] - 研发投入增长,与高校合作拓展新药研发领域 [44] 医药(药明康德) - 2025H1营收207.99亿元,归母净利润85.61亿元,业绩超预期,上调盈利预测和收入指引,维持“买入”评级 [46][48] - 小分子D&M管线扩张,TIDES业务收入约50.3亿元,增长141.6%,在手订单增长48.8% [49] - 临床业务稳健,测试、生物学业务有不同表现,着力搭建新分子种类生物学平台 [50] 医药(恩华药业) - 2025H1收入30.1亿元,归母净利润7亿元,神经类业务增长107.33%,维持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 [52][53] - 深化产品优势,成熟产品稳定成长,加快创新产品市场开拓 [54] - 17项在研创新药项目,多个项目处于不同临床阶段,研发稳步推进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