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转债凸性与定价系列报告之一:从实际弹性把握转债“凸性”优势
申万宏源证券·2025-08-01 18:41

转债弹性与凸性研究方法 - 转债价格对平价的一阶导数反映跟涨正股能力(弹性),二阶导数反映弹性变化率(凸性)[4] - 采用实际弹性计算法(dy/dx)分析全样本转债,个券弹性则需依赖期权定价模型[1] - 通过计算平价变动5%对应的转债价格变动幅度获取弹性数据样本,2021-2025年共产生53万条有效数据(上涨26.6万条/下跌26.5万条)[12][13] 转债弹性分布特征 - 上涨弹性主要分布在75-100元平价区间和15%-35%溢价率区间,下跌弹性更集中于80-100元平价区间[14] - 上涨弹性对溢价率更敏感,下跌弹性对平价更敏感,两者在100元平价以下均呈现陡峭变化[37] - 估值变动±2%区间内集中了53%(上涨)/55%(下跌)的弹性数据,全样本估值影响基本可抹平[21] 转债凸性规律 - 高凸性集中在两端:90元以下平价区凸性达0.3-0.5,120-140元平价区有弱正凸性,100-120元区间多为负凸性[28][44] - 低估值转债凸性显著,估值过高会出现负凸性,估值上行阶段凸性增强(跟涨不跟跌),下行阶段凸性转负[28][49] - 相同溢价率下凸性与平价负相关,低平价区凸性对溢价率敏感度更高[36] 凸性因子有效性 - 凸性择时调仓频率低但节点精准,2021-2022年超额收益显著,效果不弱于转债价格中位数[52][53] - 80%-100%分位高凸性策略2025年以来显著跑赢60-80%分位,夏普比率1.08优于双低策略1.09(2020年后优势更明显)[61][63] - 高凸性策略年化收益率13.76%,最大回撤-15.28%,2025年收益率达39.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