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美国5 - 6月非农数据造假事件通过“经济预期修正 - 货币政策转向 - 产业政策博弈”的传导链条,重塑新能源金属、铁矿石及油脂油料农产品的定价逻辑,不同品种因政策敏感性差异呈现分化,投资者需关注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与中国“双碳”政策细则[1] 各品种情况总结 原油期货 - 5 - 6月修正后非农数据显示新增就业远低于此前公布值,削弱市场对美国原油消费信心,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跌破70美元/桶,较5月高点下跌约15%,短期市场对经济放缓及能源需求下滑担忧升温,长期需求端影响取决于美国经济软着陆节奏及中国实际需求修复力度,若美联储四季度降息或支撑油价中枢[6] - 地缘政治因素部分对冲需求担忧,OPEC + 计划每日增加54.8万桶产量,叠加美国对进口原油加征10%关税预期升温,国际油价7月反弹至75美元附近,原油市场陷入“弱现实”与“强预期”震荡格局[6] - 8月供应端或有一定增长但增幅有限,需求方面美国传统旺季利好延续,预计8月维持去库趋势,对油价形成底部支撑,长期原油价格面临上行压力,国内化工品期货受原料成本和供需双重影响会有所分化[8] 黄金期货 - 美国5 - 6月非农数据造假风波引发市场信任危机与美联储政策转向预期,推动黄金价格突破历史新高,现货黄金大涨逾70美元,收涨2.21%,COMEX黄金期货突破2600美元/盎司,国内沪金收涨1.33% [10][11] - 疲软非农数据推动降息预期升温,美元指数重挫,美债收益率集体跳水,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9月降息概率从46%飙升至73%,央行购金行为强化黄金避险属性,高盛预测若美国财政可持续性担忧加剧,2025年底金价可能突破3150美元/盎司[10][11] 铜期货 - 特朗普政府对进口铜加征50%关税,推动LME铜价一度飙升,但美国非农数据造假风波导致全球制造业PMI预期下调,全球铜工业需求逻辑弱化,2025年6月全球精炼铜库存较5月增加12%,美国中西部铜价溢价维持在450美元/吨高位[13] - COMEX铜价7月收于9200美元/吨,较5月高点回落7%,但仍高于年初水平[13] 铝期货 - 美国5 - 6月非农数据造假风波引发全球和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导致LME铝价6月下跌4%,但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30%推升电解铝生产成本,支撑价格在2000美元/吨上方企稳[14] - 中国上半年对东盟铝材出口增长22%,部分抵消美国关税冲击,供需再平衡使铝价波动率从5月的18%降至6月的12%,市场进入震荡期[14] 新能源金属期货 碳酸锂 - 美国5 - 6月非农数据造假事件加剧市场对全球经济放缓担忧,新能源汽车需求预期下调,碳酸锂价格5 - 6月跌至6万元/吨的行业现金成本线,中国“双碳”政策加码与储能领域需求韧性部分对冲下行压力,碳酸锂期货波动率升至35%,创2024年10月以来新高[19] - 江西、四川等地锂云母企业因亏损超30%阶段性停产,全球锂资源产能利用率降至68%,形成隐性供给收缩支撑,目前碳酸锂市场宏观及政策影响逐渐消退,期货价格跳水回落,现货价格跟随下行,期现商现货收货积极,报价基差小幅走强,电碳成交仍维持贴水,工碳普遍贴水500 - 1000元,下游刚需采购增加,价格维持7万附近震荡,备库完成后价格中枢或小幅下降[19] 多晶硅 - 美国5 - 6月非农数据造假事件引发光伏装机预期下调,多晶硅价格6月跌破3.5万元/吨,较5月高点下跌18%,N型硅片渗透率提升至40%支撑高纯度多晶硅溢价,N型料价格较普通料维持5000元/吨价差[20] - 全球多晶硅库存从2024年底的39.8万吨降至2025年6月的36.7万吨,但去库速度低于预期,中国对多晶硅出口加征15%关税的预期升温,压制市场情绪[20] 铁矿石 短期需求支撑与长期产能冲击的矛盾 - 美国5 - 6月非农数据造假事件后,市场对中国粗钢产量调控担忧加剧,5 - 7月高炉开工率维持高位,7月日均铁水产量保持在240万吨以上,支撑铁矿石市场需求,价格在100 - 105美元/吨区间震荡调整[23] - 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配套港口6月提前完工,“跨几内亚铁路”7月正线有砟轨道全线铺通,预计2025年底投产,初期规划6000万吨/年产能将对全球铁矿石供应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形成远期供应压制,铁矿石期货市场期限结构从Contango结构转向Back结构[23][24] 政策博弈与绿色转型的叠加影响 - 中国对进口铁矿石加征5%关税的预期攀升,截至7月底,青岛港62%品位铁矿石现货溢价蹿升至15美元/吨,抬高现货交易成本与利润核算基准[25]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实施,全球钢厂提高高品位矿使用配比,65%品位矿溢价从5月的18美元/吨涨至8月初的30美元/吨,铁矿石市场“近强远弱”格局显著,9月合约价格维持强势,1月合约价格相对疲弱[25] 农产品期货 大豆 - 美国5 - 6月非农数据造假事件引发全球经济衰退预期与南美大豆丰产共振,美豆主力合约6月下跌4.2%,跌至1200美分/蒲式耳的种植成本线,中国对美豆加征10%关税,CBOT大豆非商业净多头持仓减少38%,资金撤离农产品市场,巴西大豆对华出口5月同比激增55%,抢占美国市场份额[29] - 10月份中国国内大豆到港量预计减至600万吨左右,较9月减少34%,将带动国内大豆油厂开工率和加工量下降,国内豆粕和豆油主力合约基差在同期5年历史低位,后续供应缩紧时基差大概率上涨,带动盘面上涨,叠加四季度是国内油脂消费旺季,后续豆油和豆粕易涨难跌[31] 菜籽与菜粕 - 中国对加拿大菜粕加征100%关税政策5月升级,沿海地区菜粕现货价格飙升,较美豆粕溢价扩大,6月实施公告允许保税区菜粕“内销”但需补缴关税,倒逼贸易商加速出口,国内菜粕库存从5月的36.87万吨降至6月的28.5万吨,ICE菜籽期货波动率升至28%,创2024年5月以来新高[32] - 中美瑞士谈判受阻或使中加谈判存在不确定性,10月份以后国内菜籽到港量变数大,若经贸谈判不顺利,国内菜籽到港量将供给紧张,提振菜粕和菜油价格[32] 生物柴油政策 - 美国5 - 6月非农数据造假事件引发原油需求担忧,传导至生物柴油领域,美国豆油生物柴油掺混比例从5月的12%降至6月的10%,导致美豆油期货下跌3.7%,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修订案将2030年生物柴油掺混目标上调至14%,支撑菜籽油期货反弹2.1%,油脂市场呈现“菜油强、豆油弱”格局,菜豆油价差从5月的200元/吨扩大至6月的350元/吨[33] - 国际原油下跌对生物柴油概念形成利空影响,但中国四季度对北美大豆需求刚性,或形成外弱内强格局,中国棕榈油进口利润回升,采购增多,国内季节性累库,需求增加支撑马盘棕榈油,印尼B40进展如期,B50已安排实验,自身需求提高,出口预期下降,美非农数据造假带来的原油需求崩塌短线冲击生柴概念,长线来看棕榈油急跌后是新买点[34] 白糖 - 非农数据造假引发的市场情绪波动和美元走弱对白糖价格短期影响有限,数据公布后ICE原糖期货价格不涨反跌,7月价格在15.5 - 17美分/磅间震荡运行[35] - 全球市场供应聚焦巴西产区,当下巴西新季累计制糖进程慢于去年同期,但后续产量仍有追赶可能,北半球中印泰三国糖料作物生长进程尚可,整体未动摇新榨季增量预期,中长期原糖价格或震荡偏弱运行[36] 棉花 -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大幅下修及政治风波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导致棉花期货价格下跌,美股暴跌触发风险资产抛售,ICE期棉主力合约单日跌超1.3%,全周累跌2.74%,经济疲软削弱纺织品消费信心,叠加原油下跌拖累替代品涤纶价格,双重压制棉花需求[37] 全球市场结构性变化 全球及美欧货币政策预期重构 - 美国5 - 6月非农数据大幅下修后,市场对美联储2025年降息幅度的预期从75基点上调至100基点,本次大幅下修非农数据是为美联储9月重新开启降息进程造势,在美国通胀因对等关税进入上行趋势后,大幅下修非农就业数据是让美联储重启降息的方法[38] 美国2026年可能进入断崖式降息 - 美联储大概率9月启动降息后,美国进入货币政策宽松期,2026年4月新任美联储主席到任,美联储大概率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二季度可能开启断崖式降息[39] 全球金融资产再配置利多中国资产 - 伴随美联储9月重新开启降息,美国的海量国际金融资产将外流,全球金融资产再配置提速,表现为去“美国化”,卖出美股、美债、美元,中国资产将成为最大受益者[40]
美国5-6月非农数据造假风波对全球商品市场影响
格林期货·2025-08-04 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