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养老金专题:长钱长投:企业年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华源证券·2025-08-04 15: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文档未提及报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企业年金规模持续扩张但覆盖广度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未来政策或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门槛 [1] - 机构格局头部化,未来竞争焦点或转向差异化服务 [1] - 投资业绩稳健分化,长周期考核驱动配置优化,未来权益配置比例或提升 [1] - 企业年金有望从长钱短投转向长钱长投,扩大覆盖、优化权益配置和整合三支柱,成为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关键支撑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养老金体系现状 - 我国养老金体系以“三支柱”为骨架,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总规模约18.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77% [4][5] - 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7亿人,参保率76.2%;第二支柱企业年金投资规模3.64万亿元,覆盖3242万职工,职业年金规模3.11万亿元;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人数超7200万,估算户均缴费约750元 [4][5] 企业年金历史演进 - 非市场化运作阶段(1991 - 2004年):以行政主导和地方化、行业化自主管理为主,存在制度分散化与资金安全风险等矛盾 [8][9] - 市场化运作阶段:2004年开启,经历快速发展期(2007 - 2016年)和成熟深化期(2017年至今),规模扩张,投资业绩波动,市场生态变化 [10][11][12] 企业年金管理机构 - 机构类型多元且资格分布不均衡,头部机构主导市场,综合化与专业化并存 [16] - 受托市场险资主导、银行系快速崛起,头部集聚效应显著;托管格局国有大行主导、股份行差异化增长;投资管理市场头部效应显著,公募基金公司紧随其后 [18][31][34] 企业年金计划与年金养老金产品 - 企业年金计划分为单一计划和集合计划,单一计划适用于大型企业,集合计划效率高、成本低 [39][41][42] - 年金养老金产品投资范围逐步扩大,截至2025年Q1,已备案649个,实际运作573个,普通股票型、混合型、普通固定收益型占比较大 [75] 企业年金现状剖析 - 覆盖面与地域特征:参加职工人数增长,但覆盖率提升不明显,参与率远低于OECD国家;地域上央企和东部省份集中,备案地资产金额集中度有差异 [45][50][53] - 业绩表现:长期收益稳健增长,近三年累计收益率7.46%;资产配置分化,固收类表现占优;不同计划和组合业绩有差异 [65] - 不同投资管理人:市场头部效应强化,考核机制转向长期化;公募基金公司权益类平均收益略高,险资系固收类收益略高 [71][72] 企业年金未来发展 - 覆盖面或扩大,自动加入机制破解中小企业参与难题 [82] - 受托和投资管理机构或持续头部化 [82] - 单一计划与集合计划投资管理或有结构性调整 [83] - 长周期考核机制或将近期落地,权益占比或提高 [83] - 未来十年有望提升中小企业员工退休收入替代率,应对老龄化挑战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