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野村东方国际 固态电池:产业新周期的起点
宁德时代宁德时代(SZ:300750)2025-08-05 11:16

行业投资评级 - 电池环节推荐宁德时代,目标价上调至260元,对应2026年PE为15倍左右 [7] - 材料方面优先选择三元有明显优势的容百科技 [7] - 设备环节建议关注具备整线交付能力且客户结构优质的企业 [8] 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发展延续液态锂电池供应链和成本控制规律,中国企业有望复刻优势,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技术优势难以被颠覆 [1] - 全固态电池成本在未来五至十年可能仍高于液态锂电池,初期应用场景限定于高端新能源车、低空经济和远洋船舶 [1][6] - 固态电池未来渗透率预计约10%,液态电池仍将主导市场 [1][18] - 中国政府自2024年起推行固态电池重大专项政策,初期投入6亿元支持核心企业,目标在2027年实现1,000辆电动车全固态电池示范装车 [1][16] 技术路线 - 聚合物技术已实现小规模量产,但室温导率低且能量密度天花板不足 [9] - 硫化物路线近期市场乐观定价,具有较好潜力,但面临生产工艺难度和成本问题 [9][10] - 氧化物路线处于探索阶段,车载动力电池领域尚未看到明显突破 [11] - 丰田正从聚合物技术转向硫化物技术,计划2026年底小规模量产全固态电池,初步规划产能2-3GWh [10][14] 材料发展 - 三元正极高镍材料在全固态领域有放量潜力,中国头部企业如容百科技已获海外客户认可 [3][24] - 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在消费电子、半固态及全固态电池中占比将逐步提高,长续航飞行器硅占比可达30% [3][25]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当前价格每吨超过400万元,预计十年后降至30万元左右 [12] 设备环节 - 全固态单线投资额度可能达到5亿元每G瓦时,液态锂电池仅为1.5亿至2亿元 [5] - 设备增量主要来自前道和中道工艺,前道设备如干法工艺、球磨机滚压机,中道主要是等静压设备 [5][28] - 具备整线交付能力的公司包括先导智能、力源亨等,已开始提供小批量全固态电池整线交付 [30] 全球市场 - 海外初创企业目前不具备大规模量产固态电池的能力,主要依靠股东支持运营 [13] - 中国预计到2030年全固态电池规模将达到200GWh,连续性的产业政策将推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 [15] - 日韩成熟液态锂电池企业布局固态电池,但面临政策变化和需求端预期下调等挑战 [13] 企业动态 - 宁德时代在25~27年的优势包括规模优势、供应链设备材料采购优势及持续新品推广能力 [21] - 贝特瑞在半固态电池领域采用气象CVD法,全固态方面探索硅氧碳材料 [26] - 锂电池负极市场前十位出货量和装机量均由中国企业占据,包括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来等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