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评级 [5][10] 核心观点 - 卫星互联网进入高密度发射时代,GW星座规划发射12992颗卫星,2030年前完成10%发射量,2030年后年均发射1800颗 [1]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实现双工位"接力"发射,验证高频次发射能力,二期项目将新增三号、四号工位,年度发射能力各达16发 [2] - 千帆星座完成五次发射,在轨卫星达90颗,采用"一箭18星"技术,平板式卫星堆迭技术成熟 [3] - 卫星互联网产业生态加速形成,制造端技术革新推动规模化生产,发射端商业航天发射场和可复用火箭技术降低发射成本,手机直连卫星技术开辟新需求空间 [4] 行业进展 GW星座部署 - 2025年已发射6组卫星,7月底至8月初9天内完成3组发射,密集发射态势凸显 [1] - GW-A59子星座6080颗(500-600km轨道),GW-A2子星座6912颗(1145km轨道) [1] 海南发射场建设 - 2024年12月二号工位首飞,2025年3月一号工位首飞,7-8月双工位连续完成两次发射 [2] - 二期项目2025年1月启动,新增三号、四号工位,单工位年度发射能力16发 [2] 千帆星座技术突破 - 2025年3月第五批组网星以"一箭18星"方式发射,首次实现商业星座与商业发射场协同 [3] - 采用全频段、多层多轨道设计,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平板式堆迭技术成熟 [3] 投资建议 卫星端标的 - 陕西华达、新雷能、智明达、上海瀚讯、航天环宇、国博电子、中国卫星、铖昌科技、中航光电(富士达) [4] 火箭端标的 - 中天火箭、斯瑞新材、广联航空、铂力特、国科军工、派克新材 [4] 地面及运维标的 - 盟升电子、中国卫通 [4]
商业航天行业事件点评:海南发射场“双工位”接力,卫星互联网加速发射
民生证券·2025-08-05 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