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小米集团-W(1810 HK)"买入"评级,目标价67.8港币(前值71.2港币),对应40倍2025年预测PE [1][4][14] - 目标价构成:非汽车业务估值44.3港币(25倍2025年PE),汽车业务估值23.5港币(2.5倍2027年PS)[1][16] 2Q25业绩预测 - 预计总收入同比增长29%至1143亿人民币,毛利率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22.5% [1][10] - 分业务表现: - 汽车业务收入204亿人民币(环比+10%),出货量8.1万台,毛利率提升0.5个百分点至23.7% [2][11] - 智能手机收入同比持平,毛利率环比下滑0.9个百分点至11.5%,主因存储价格上涨压力 [3][11] - IoT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毛利率维持22%以上;互联网服务收入增长15%,毛利率保持75%高位 [3][11] 业务展望 汽车业务 - 2025年全年销量预期43.6万台,二期工厂产能爬坡将推动规模效应,长期看好"反内卷"政策提升行业盈利能力 [2][16] - SU7 Ultra销售表现验证豪华车市场竞争力,"人-车-家"生态战略提供差异化优势 [16] 智能手机/IoT/互联网 - 存储供应紧张持续:海外原厂减少LPDDR4供应,存储价格上行趋势或持续压制手机毛利率 [3][11] - IoT业务受益大家电品类拓展及促销活动,互联网服务维持高毛利变现能力 [3][11] 估值调整与财务预测 - 下调2025-2027年收入预测0.9%/1.6%/1.2%,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1.3%/1.7%/1.5%至404.5/504.7/622.9亿人民币 [4][12] - 汽车业务2025-2027年收入预期1090/1772/2572亿人民币,CAGR达233% [13] - 当前股价54港币较目标价存在25.6%上行空间,市值1.4万亿港币 [7][14]
小米集团-W(01810):2Q25业绩预览:关注“反内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