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上一轮牛市高点至今,存量主动管理公募基金整体已修复至95%,若偏股型基金指数上涨5%,上证指数或对应上涨5%至3800点附近 [9] - 新基金7/24突破初始净值均值,整体净值收益均值2%,老基金已修复至上一轮牛市高点的88% [9] - 3万亿新基金中赛道基规模5千亿,细项占比消费基40%、制造基31%、医药基19%,新基金中赛道基承压更大,整体已修复至初始净值均值的94%,细项医药基已回正,消费基修复至82%、制造基修复至88% [9] - 我国居民资产配置主要集中于住房与股票,此前三年股市楼市调整是居民资产负债表萎缩的主因,稳住股市楼市对改善居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 [9] - 相比于地产,股市是未来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及财产性收入提升的重要基石,当前三万亿新基金已经实现整体净值收益回正,体现出本轮牛市对于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的重大意义 [9] 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 - 稳住股市楼市对改善居民可支配收入具有重大意义,股市作为超额储蓄搬家的承载体,财富效应的显现不断吸纳增量资金入市从而形成正循环 [10] - 去年9/24以来中央对于稳定股市楼市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政策逻辑分两步:第一步通过稳住股市楼市以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结束缩表进程;第二步通过股市慢牛或稳步上涨,引导居民资产配置中存款搬家以提升财产性收入 [10] - 中国居民资产配置主要集中于非金融资产中的住房(占比40.4%),金融资产占比56.5%,主要集中在股票及股权(29.6%)和存款(19.5%),相较于美国居民以股票为主的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仍存上行空间 [14] - 过去几年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收缩的主要原因为财产性收入下行,24/9以来随着再通胀牛市的启动以及房价环比的改善,居民财产净收入同比出现明显改善,25Q1已修复至2.7%,带动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回升至5.3% [22] - 随着A股新一轮牛市的确立以及赚钱效应的回归,股市将成为居民超额储蓄搬家的承载体,吸引更多的增量资金入市,从而释放三大财富效应:稳定预期、支撑消费、恢复融资功能 [23] 公募基金表现 - 为研究上一轮公募基金热潮(2019-2021年)至今三类主动权益基金损益情况,将2019年以前成立的基金定义为"老基金",将2019-2021年间成立的基金定义为"新基金",整体样本基金数量为5225只 [37] - 从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来看,新老基金整体净值收益均值为-5%,若考虑基金规模,则新老基金规模加权后的整体净值收益均值为-13%,存量公募基金整体净值收益仍需上行5%才能回正 [37] - 老基金整体净值收益均值为-12%(距回正需再涨13%),规模加权后均值为-23%(31%);新基金整体净值收益均值为2%,规模加权后均值为2% [38] - 从收益分布来看,老基金至今仍低于2021/2/18净值高点的比例为68%,新基金仍低于初始净值的比例为61%;目前仍低于净值比较基准超30%的老基金比例为30%、新基金比例为18% [38] - 24/9以来随着市场的回暖整体收益出现明显抬升,截至25/8/6新老基金整体收益均值回暖25pct(较收益低点24/1),其中老基金20pct、新基金29pct [40] 赛道基表现 - 老基金中共筛选出245只"赛道基",截至20年底规模共6159亿元,约占老基金整体的20%;新基金中共筛选出500只赛道基,新成立规模共4858亿元,约占新基金整体的16% [45] - 新基金中的"赛道基"成立规模与牛市中的赛道行情大幅上涨息息相关,更偏向消费(规模1927亿元)、制造(规模1524亿元)、医药(规模897亿元),三类合计规模占新基金"赛道基"整体的90% [45] - 老基金中的"赛道基"2021/2/18至今整体净值收益均值为-17%(老基金整体-12%,非"赛道基"-11%)、新基金中的"赛道基"成立至今整体净值收益均值为-6%(新基金整体2%,非"赛道基"4%) [46] - 从细分板块来看,近年来表现较好为周期类与金融地产类"赛道基",而"赛道基"中数量分布最多的制造、医药与消费表现相对落后,其中制造(老基金-11%;新基金-12%)、医药(老基金-27%;新基金1%)、消费(老基金-38%;新基金-18%) [48] - 本轮牛市以来TMT、医药类"赛道基"业绩修复明显靠前,而制造(光伏)、消费(白酒)"赛道基"涨幅相对靠后 [56]
【策略专题】资产负债表修复系列5: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行至何处
华创证券·2025-08-07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