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双指数时代特征 - 北交所迎来"双指数时代",北证50作为宽基指数与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形成互补,后者聚焦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 -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成分股在高端制造和TMT行业占比分别达50%和30%,显著高于北证50的36%和26%[14][18] - 北证专精特新成分股市值均值47.11亿元,小于北证50的61.95亿元,市盈率TTM达67.81X,高于北证50的47.92X[3][19] - 2021-2024年北证专精特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11.98%和3.11%,显著高于北证50的6.19%和-8.83%[3][29] - 北证专精特新2024年毛利率26.14%、ROE10.12%,研发费用率均值5.69%,均高于北证50相应指标[3][30][32] 专精特新指数横向比较 -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2025年收益率44.11%,显著优于其他5只专精特新指数(9.51%-17.00%)[38][41] - 工业领域企业占比39.97%,材料行业15.13%,均高于其他指数;信息技术占比29.78%低于其他指数[39][42] - 北证专精特新换手率5.92%,流动性表现优于其他指数(2.40%-4.99%)[40][43] - 平均市值47.11亿元,显著低于其他指数(137.28-266.96亿元),市盈率75.28X仅高于深小巨人指数[45][47] - 2022-2024年股息率均值1.27%,分红率82%,均处于专精特新指数第一梯队[53][56][58] 指数化投资生态发展 - 我国股票ETF个人持有份额从2015年77.62亿份增至2024年7427.81亿份,占比从13.34%提升至37.67%[5][61][64] - 北证50指数基金规模从2022年29.4亿元增长至2025年113.22亿元,跟踪产品数量从16只增至59只[65][67][69] - 预计2025年将有5支北证50指数基金入市,包括前海开源、华泰柏瑞等产品,计划发行总份额5.8亿份[70][71] - 指数化投资将推动北交所流动性改善和生态重构,促进高稀缺性企业估值重塑和投资者结构机构化[5][70]
北交所指数策略专题报告: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小巨人引领“小市值、高研发、高成长”的超额收益新引擎
开源证券·2025-08-08 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