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专题(一):百年浮沉,彰往察来
华西证券·2025-08-10 23:32
国际货币体系演变 - 1870年以来国际货币体系历经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三大阶段[1] - 金本位制下1913年美/英/法/德央行黄金储备占比分别为26.6%/3.4%/14%/5.7%[18] -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时美元占全球储备比例达80%,2024年降至57.79%[33][37] 货币纪律变化 - 21世纪主要央行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美元/欧元/日元占2024年全球储备比例分别为57.79%/19.84%/5.81%[2][37] - 新兴经济体增加黄金储备,形成货币自由调控与黄金储备意愿提升的"二律背反"[2] 体系崩溃原因 - 布雷顿森林体系因美国贸易赤字占GDP比重持续上升而崩溃(1960-1973年)[23][31] - 牙买加体系下美国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从1980年代百亿美元增至2022年1.6万亿美元[28] 产业与技术影响 - 科技实力和实体产业竞争力是货币话语权的基础[3][39] - 区块链技术推动稳定币发展,2024年人民币占全球储备比例达2.18%[9][37] 资本流动风险 - 牙买加体系下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扩大,2008年后波动加剧[27][28] - 新兴市场经济体需实施资本管制应对跨境资本流动冲击[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