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7月中国金融数据点评:社融多增与信贷少增?
华安证券·2025-08-14 12: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社融、信贷季节性回落,信贷小幅负增,M2、M1增速提升,M0增速放缓;社融增长季节性回落但强于往年,政府债发行多增是核心驱动力;新增信贷季节性回落,少增或因季节性规律,下月有回升动能,银行放贷意愿收缩,企业经营预期承压[2][3][4] - 财政存款方面,政府债融资量高于往年,新增财政存款处于历史偏高位置,政府部门融入资金向实体经济传导速度快于往年同期;实体类企业债券融资同比上升,金融类融资同比小幅下降,地产净融资同比修复;票据融资在信贷新增中独挑大梁,企业融资结构向非良性方向发展[6][7][8] - 当前经济格局下,政府加杠杆加速,货币端活化,但企业资产负债表有隐忧,M2 - M1剪刀差收窄,M1上升,资金活化显著,企业扩表依赖债务驱动;企业端呈现“社融多增”但“信贷收缩”的矛盾,原因是大型企业债券融资乐观,小型企业面临经营问题且依赖银行间接融资,反映低效企业加速出清[8] - 政策着力引导经济从“产能过剩”向“行业出清”过渡,加速低效企业出清;财政与货币配合在信贷投放端发力,对居民和小企业有呵护意愿;降息需辩证看待,海内外双降仍有可能;央行或引导资金宽松,护航银行体系流动性;债市波动性预计增强,关注市场情绪面变化把握交易机会[9][10][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数据观察 - 7月社融存量规模新增1.16万亿,同比多增0.38万亿,人民币贷款减少0.05万亿,同比少增3100亿;M2同比增长8.8%,较上月提升0.5pct,M1同比增长5.6%,较上月提升1.0pct,M0同比增长11.8%,较上月放缓0.2pct[2] - 社融增长季节性回落但强于往年,政府债发行多增是核心驱动力,本月单月信贷规模负增,政府债发行占比进一步提升[3] - 新增信贷季节性回落,7月是信贷小月,今年以来信贷小月表现均弱于历年同期,本月信贷增量为近年来底部最低值,下月有回升动能;银行放贷意愿收缩,BCI企业融资环境指数降至46.09%;7月PMI指数降至49.3%,新订单、采购指数收缩,小型企业PMI连续两月跌幅大,企业经营预期承压[4] - M2、M1继续增长,市场总量资金充裕,自2024年9月以来M1区间上升,M2 - M1剪刀差收窄,7月M1同比达5.6%为2023年3月以来最高值;7月是地方债融资大月,央行开展14000亿买断式逆回购,权益和商品市场行情助力货币活化[5] 深度视角 - 财政存款方面,政府债融资量高于往年,新增财政存款处于历史偏高位置,新增政府债融资量与新增财政存款差值较上月降低但高于季节性水平,政府部门融入资金向实体经济传导速度快于往年同期[6] - 实体类企业债券融资同比上升,能源、可选消费、医疗保健净融资同比上升较多,金融类融资同比小幅下降,地产净融资同比修复,具备债券融资能力的大型企业净融资表现好[7][8] - 票据融资在信贷新增中独挑大梁,银行从短贷冲量转向票据冲量,企业经营风险上升,银行考核压力下选择票据融资提升信贷规模,7月28日票据利率大幅下跌,企业短期、中长期贷款全线大幅下跌,融资结构向非良性方向发展[8] 未来展望 - 经济格局上,政府加杠杆加速,货币端活化,M2 - M1剪刀差收窄,M1上升,资金活化显著;规上工业企业扩表动能修复,但依赖债务驱动;企业端“社融多增”“信贷收缩”,大型企业债券融资乐观,小型企业面临经营问题且依赖银行间接融资,反映低效企业加速出清[8] - 政策层面,引导经济从“产能过剩”向“行业出清”过渡,加速低效企业出清;财政与货币配合在信贷投放端发力,出台消费贷和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降息需辩证看待,海内外双降仍有可能;央行或引导资金宽松,护航银行体系流动性[9][10] - 债市基本面从“产能出清”走向“需求复苏”有波折,波动性预计增强,关注市场情绪面变化把握交易机会[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