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多元资产配置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80%稳健资产+20%风险资产的长期战略配置中枢,引入多类低相关性资产分散化风险,并根据资产间性价比进行战术性超低配[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稳健资产配置:中长期纯债型基金、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债券型QDII基金、货币市场型基金[17] - 风险资产配置:偏股基金(6%)、美股(6%)、红利低波(6%)、黄金(2%)[17] - 战术调整:基于信用利差、期限利差、美债性价比等调整稳健资产内部比例[17] - 模型评价:通过充分分散化降低组合波动率,提升风险收益比[9] 2. 模型名称:基金优选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采用“定量+定性”方式优选个基,通过分类体系和量化指标筛选有效基金[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基金分类:按风险等级(权益型、平衡型、固收型等)、投资市场(A股、港股、美股等)、投资主题(行业/风格)分层[24][25] - 量化筛选:在各子类中测试选基指标(如选股能力、回撤控制能力)[9] - 定性调研:对基金经理进行尽职调查,形成画像报告[29] - 模型评价:结合主动Alpha和被动Beta机会,增强FOF收益[24]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多元资产配置模型: - 年化收益率:5.68% - 年化波动率:3.51% - 最大回撤率:10.30% - 年化收益波动比:1.62 - 年化卡玛比率:0.55[21] 2. 基金优选模型: - 个基选择超额收益:累计1.85%(分类型:被动指数型1.02%、纯债型0.07%、固收+0.33%、主动权益型0.43%)[57]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选股能力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量化指标评估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未明确公式,但基于历史回测验证有效性[9] 2. 因子名称:回撤控制能力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评估基金经理在极端市场下的风险控制能力[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未明确公式,但结合定量筛选和定性调研[29]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选股能力因子: - 主动权益型基金超额收益贡献:0.43%[57] 2. 回撤控制能力因子: - 多元资产配置模型最大回撤率:10.30%(2008年极端情景)[21]
工银FOF产品巡礼系列一:工银价值稳健聚焦多元资产配置,基金稳健增值范式
信达证券·2025-08-14 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