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报告提出"双轮驱动"市场结构,即全球科技共舞下的成长品类弹性与"反内卷"牵头的PPI修复扩散行情交织共振 [3][12] - 液冷被定位为AI算力链中继光模块、PCB后的战略性投资机会,具备"增长强劲、叙事完备、赔率占优"三大特征 [4][15][22] - 液冷行业基本面斜率将在2025H2-2026年进入最陡峭增长阶段,受GB300服务器上市及PUE政策驱动渗透率加速提升 [18][19][21] 市场策略分析 - 当前市场呈现"增量市"特征,中枢上移且由产业催化事件驱动,科技主线中TMT板块凭借粉丝效应形成资金共识 [12][13] - AI算力链为科技核心主线,光模块与PCB因绑定海外AI基建浪潮实现量价齐升,但液冷当前赔率优势更显著 [15][17][20] 液冷行业投资逻辑 - 胜率维度:液冷技术处于早期阶段(渗透率不足10%),政策推动PUE标准从1.5降至1.25以下使其从可选变刚需 [18][19][21] - 赔率维度:液冷在AI硬件中估值水位较低,供给端未现无序扩张,渗透率提升确定性高于光模块/PCB [20][22] - 产业链特征:上游(冷却液/CDU/冷板)技术壁垒最高,中游(服务器集成)需强整合能力,下游以数据中心运营商为主需求 [5][23][28] 产业链标的梳理 - 上游:三花智控(电磁阀)、巨化股份(冷却液)、中航光电(快接头)占据高价值环节 [28] - 中游:曙光数创(液冷服务器)、英维克(集成设施)、高澜股份(热管理)提供解决方案 [28] - 催化节点:2025H2英伟达GB300服务器上市将推动单机柜液冷方案普及 [18][22] 政策与空间测算 - 政策要求2025年新建数据中心PUE降至1.25以下,较2017年标准(1.5)提升能效要求40% [21] - 液冷在AI服务器渗透率有望从当前不足10%提升至2026年30%+,对应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超50% [18][20][22]
投资策略专题:液冷:下一个光模块、PCB
开源证券·2025-08-14 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