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央企ESG整体表现良好,80分以上公司占比80%,90分以上占比54%,但公司治理和气候披露仍有提升空间 [10][11] - 财务重要性议题披露率达95%,环境和社会责任得分较高,但第三方鉴定报告披露率仅34% [13][14] - 气候议题披露率显著低于环境议题,气候治理完整披露率仅68%,完全未披露率达18% [17][18] 重要性评估 - 95%公司完成重要性评估披露,财务重要性评估49家,影响重要性评估48家 [13] - 时代电气通过四步流程识别13项高度影响重要性议题和6项财务重要性议题,并绘制矩阵图 [15][16] - 仅17家公司披露第三方鉴定报告,中国海油由德勤提供鉴定服务 [14][15] 环境与气候 - 环境议题披露成熟,三废处理、生物多样性和能源管理披露率均达98%,环境管理披露率100% [17] - 中国石油实施5大工程276个项目治理大气污染,建立土壤地下水管控中心 [22][23] - 气候指标和目标披露率最高达92%,但气候治理披露率最低仅60%左右 [17][18] - 中远海控详细披露气候风险对财务影响,包括当期研发费用和预期改造投入 [44][45] 社会议题 - 乡村振兴、社会公益和创新驱动作为中国特色指标披露充分,47家公司披露乡村振兴 [52][53] - 建设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超3.33万亿元,保利发展乡村振兴投入1558万元 [54][55] - 科技伦理披露率不足70%,海康威视建立科技伦理审查委员会架构 [57][58][59] 公司治理 - 18家公司涉及治理处罚,ESG绩效纳入考核比例仅74%,尽职调查披露率38% [65][69][76] - 中国移动将节能减排等ESG指标纳入管理层考核并挂钩薪酬 [69][70] - 工商银行建立"三维一体"ESG信息披露体系,内部审计覆盖10个领域 [70][74] - 长电科技开展供应商尽责管理调查,一汽解放反腐败培训覆盖高管136人 [76][77]
A股央企ESG评价体系白皮书系列报告之二:央企ESG评价结果分析:财务影响和气候应对是未来披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