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4] 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质,具备能量密度高、安全、循环寿命长和应用温度范围宽等优势,有望解决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低和安全隐患两大痛点 [1][15] - 亿欧智库预期2030年全固态电池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固态电池产业规模超1800亿元 [1] - 全固态电池生产工艺将发生显著变化,带来新的设备需求 [1] - 技术迭代,设备先行,固态电池设备迎发展机遇 [2] 技术工艺变化 前段工序 - 主要新增干法电极和固态电解质膜相关设备 [1] - 干法成膜技术与固态电池更为适配,包括粉末压缩、粉末喷涂和粘结剂纤维化等工艺 [1][42] - 干法制膜技术可节省约56%生产成本(约1.2亿美元/年产100万个锂电池) [42] - 湿法工艺制备固态电解质膜主要有三种技术路线 [42] 中段工序 - 叠片成为全固态电池量产主流工艺 [2][54] - 新增等静压设备解决孔隙率和接触不充分问题 [2] - 等静压技术可使电极密度提升至95%(500MPa,85℃条件下) [57] - 等静压技术加工成本从0.5欧元/Wh(100L压机)降至0.04欧元/Wh(2000L压机) [61] 后段工序 - 需使用高压化成设备(60-80吨压力)优化电池性能 [65] - 高压化成有助于消除界面空隙,降低界面阻抗 [65] 封装形式 - 软包封装与固态电池适配度高 [69] - 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中软包仅占1.21% [66] - 软包铝塑膜能适应固态电池300%以上的体积膨胀 [70]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在固态电池设备领域布局的相关公司 [3] - 具体公司包括纳科诺尔、宏工科技、曼恩斯特、利元亨、先惠技术、信宇人、先导智能、杭可科技、赢合科技、联赢激光、海目星等 [3]
固态电池设备行业深度报告:固态电池产业化渐行渐近,设备端迎发展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