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银行视角聊聊买断式逆回购
天风证券·2025-08-16 16:00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6] 核心观点 - 央行2024年10月正式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包含3M和6M两个期限品种,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1] - 市场对买断式逆回购的关注点集中在量、价、频、期四个维度 [12] 定量分析 - 操作采用"美式招标"机制,国有大行因信贷投放和政府债券承接需求占据大部分额度,中小银行因资产运用压力较小需求较弱 [2][13] - 2025年中小银行卖出回购规模大幅增长,流动性体系脆弱性加剧,依赖大行资金融出和央行精细化调控 [14][16] 定价机制 - 利率招标设计旨在强化7天OMO利率基准地位,理论上应低于市场利率但实际可能高于同业存单利率 [3][15] - 银行报价综合考虑政策利率(1.4%-1Y MLF区间)、市场利率(3M/6M AAA存单)、头寸状况和大行行为,存在"囚徒困境"博弈 [17] - 单月加权利率波动属市场化现象,不直接反映降息信号,降息判断应参考7天OMO利率 [18] 操作频次 - 2025年6月起改为事前公告,频次无固定规律,7月单次操作后8月恢复两次操作 [19] - 9月因到期量分布可能延续两次操作,四季度资金面偏紧阶段或维持每月双次操作模式 [4][20] 流动性影响 - 头寸管理维度:操作次数低于预期会引发预防性资金需求,推高CD利率;超预期操作则能平抑资金利率波动 [24] - 监管指标维度:按G25-II报表处理,买断式逆回购使NSFR恶化,静态测算对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NSFR产生2.3个百分点负向影响 [24][25][27] 数据支撑 - 2024年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存款增量久期显著下降,负债端"定转活"趋势明显 [22][26] - 2025Q1样本银行NSFR为126.6%,扣除买断式逆回购影响后升至128.8%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