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投资价值分析:聚焦AI产业核心赛道,掘金人工智能优质个股
招商证券·2025-08-17 16:19

根据提供的证券研究报告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编制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全市场选股,结合AI业务占比、成长水平和市值规模构建指标体系,选取50只最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53]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样本初筛:从样本空间中筛选涉及人工智能基础资源、技术支持及应用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55] - 成长性筛选:剔除SUE(标准化预期外盈利)排名后20%的证券,计算公式为: SUE=(单季度净利润预期净利润)过去8个季度净利润同比变化的标准差SUE = \frac{(单季度净利润 - 预期净利润)}{过去8个季度净利润同比变化的标准差} 其中预期净利润=去年同期单季度实际净利润+过去8个季度净利润同比变化均值[55] - 综合得分计算: 综合得分=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收入占比得分×行业中性净利润增速得分综合得分 = 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 \times 收入占比得分 \times 行业中性净利润增速得分 行业中性净利润增速=单季度净利润增速-所属中证三级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速[55] - 加权方式:采用因子得分调整后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单个样本权重不超过10%[56] 模型评价:季度调仓频率能更好适应AI产业快速发展特性,行业中性处理避免单一子行业过度集中[53][57] 2. 因子名称:SUE(标准化预期外盈利)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成长性突破长期均值的个股,反映景气度边际变化[57]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单季度净利润与预期净利润的偏离度 - 标准化处理:除以过去8个季度净利润同比变化的标准差[55] 因子评价:对AI产业中高成长性子行业(如ASIC芯片、光模块)具有显著筛选效果[57] 3. 因子名称:行业中性净利润增速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消除行业差异影响,识别行业内真实成长性突出的个股[55]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行业中性净利润增速=单季度净利润增速所属中证三级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速行业中性净利润增速 =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 - 所属中证三级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速 再通过标准化处理得到因子得分[55]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模型: - 年化收益:11.49% - 年化波动:34.45% - Sharpe比率:0.49 - 最大回撤:-47.31%[83] - 2025年修订后超额收益:较旧编制方案平均年化超额7.5%[62] 2. SUE因子: - 在ASIC芯片、光模块等子行业权重提升18.8%→20.6%(修订后)[58]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复合因子:收入占比×成长性调整因子 构建过程: - 收入占比得分分级处理: - AI业务收入≥70%得1分 - 30%-70%且属互联网/软件行业得1分 - 其他按实际比例计算[55] - 与行业中性净利润增速因子相乘形成最终调整因子[55]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行业中性净利润增速因子: - 使指数在自动驾驶、AIGC应用等成长性子行业权重提升9%-22%[76] 2. 收入占比因子: - 实现AI核心业务公司权重集中(如AIGC应用权重19%)[67] 注:报告中未涉及传统多因子模型(如Fama-French三因子)或机器学习模型的具体构建,主要聚焦于指数编制方案的量化规则设计[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