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近期债市陡峭化调整主要由风险偏好主导,而非基本面或资金面因素[3][8] - 风险偏好主导债市情绪的四种情形:权益/商品趋势性行情、政策表态温和、利率历史低位、外部情绪传导,当前环境高度吻合[3][15] - 市场终将回归基本面与资金面主导框架,需关注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和社融拐点[3][16] - 短期"总量宽松缺席"预期上升,但市场定价已较低,冲击有限[4][5] - 利率或在1.8%回调后构筑中期顶部,社融增速四季度见顶概率增加[6][33] 风险偏好主导机制 - 当基本面与资金面边际信息不足时,市场易被风险偏好牵动[3][8] - 权益资产趋势性上涨导致股债比价回归三年均值,债券相对吸引力下降[8][12] - 上证指数多头排列期间(5日>10日>20日>60日>120日>250日),中债净价指数平均回撤0.1%-0.3%,极端情况达0.6%[12][14] - 政策表述缺乏方向性时,投资者更依赖情绪交易,放大波动[15] - 利率处于历史低位(10Y国债1.8%)加剧对利空敏感度[15] 货币政策与资金面 - 二季度货政报告重提"防空转"但非主动收紧信号,2023年来该表述已常态化[4][17][19] - 资金利率呈现"下有底"特征,PMI低于景气线时资金价格走高概率低[4][17] - 三季度总量宽松急迫性下降,政策重心转向结构性工具,四季度可能再次发力[5][20] - 当前市场对降息预期温和:IRS-FR007利差-2bp(较年初回升50bp),浮息债利差4bp(年初20bp)[21][27] 基本面关键指标 - 社融增速四季度见顶概率高,7月增长主要依赖政府债拉动[27][28] - M1增速可能在三季度末见顶,受低基数效应消退和再融资债发行尾声影响[28][31] - 利率同步指标显示5项利好vs5项利空,企业中长贷增速降至8.0%,票据融资增至15.5万亿[43][44] 市场表现与交易动态 - 30Y国债收益率单周上行9bp,10Y上行6bp至1.75%,期限利差走阔至38bp[36][37] - 税期前央行净回笼4149亿,DR001中枢上行2bp至1.33%[34][35] - 公募基金久期中位值降至2.96年(三年73%分位),分歧度指数升至0.50[40][42] - 信贷数据近20年首现负增长但未提振债市,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37][38]
风险偏好为何主导债市情绪?
国金证券·2025-08-17 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