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汽车全球化系列报告(6):汽车出海:量化测算工程师红利对企业盈利的贡献
申万宏源证券·2025-08-21 10:12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中国汽车全球化发展前景,给予行业"看好"评级 [3][4] 核心观点 - 中国汽车出口量快速增长,2024年达641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同比+22.7% [3][14] - 2025H1出口308万辆,同比增10.4%,俄罗斯(115.8万辆)、墨西哥(44.5万辆)为主要市场 [3][14] - 比亚迪(47.2万辆,+128%)、上汽(43.8万辆)等自主品牌出口表现突出 [3][14] - 中国车企加速海外本地化生产以规避关税、降低成本 [3][14] - 中国车企凭借高研发效率(单车研发摊销7660元vs外资12634元)和高投资效率(单车折旧摊销8901元vs外资73%)形成显著成本优势 [3][15] - 以18万元均价车型为例,中国车企单车净利11217元vs外资4349元,超额净利近7000元 [3][15] - 2021-2030年出口分三阶段,南方市场(中东、东盟等)将成为核心增量,2027年占比预计达65.7% [3][75] - 海外产能2025年达70万辆,2027年184万辆,2030年368万辆,"本地化生产替代出口"成主流 [3][75] 目录总结 国内出口&海外建厂 - 2020年后中国汽车出口量快速攀升,2025年5月达55万台/月,增幅近7倍 [14] - 分地区看俄罗斯(115.8万辆)、墨西哥(44.5万辆)为主要市场,阿联酋(+106.6%)、巴西(+106.1%)等新兴市场增速显著 [14][17] - 比亚迪、长安、吉利等通过海外建厂加速全球化布局 [14][17] - 2019-2024年汽车零部件出口额从530亿美元增长至105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4.8% [24][26] - 中国零部件企业加速在墨西哥、东南亚、欧洲构建全球产能网络 [24][28] 出海盈利分析 - 中国车企单车研发摊销显著低于外资品牌(2024年长城7528元vs大众15121元) [40] - 中国自主品牌车型研发周期约18个月,仅为外资的一半 [49][50] - 中国头部零部件厂商研发费用率(4.1%-6.3%)显著低于海外厂商(7.3%-9.3%) [52] - 中国车企单车折旧摊销显著低于外资(2024年长城8232元vs宝马21697元) [55][59] - 中国车企每十万台产能投资额(3-6.7亿美元)仅为外资的50%左右 [56][57] 中国车企出海超额收益 - 以18万元均价车型为例,中国车企单车净利11217元vs外资4349元 [66][67] - 剔除比亚迪后中国车企单车超额净利超15000元 [66][67] - 乐观假设下海外复制国内管理模式可使单车超额收益达2.6万元 [66][72][74] - 中国车企每万台销量对应员工数仅为外资约80% [70][71] 关键结论与投资分析 - 看好比亚迪、吉利、长城、上汽、长安等具备全球化能力的车企 [3][86] - 同时看好理想、小鹏、蔚来等在智能电动车上具备更强产品定义能力的企业 [3][86] - 2030年中国汽车海外销量有望破千万辆 [75][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