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超配 [6] - 前次评级:超配 [6] - 评级变动:维持 [6] 核心观点 - 无人环卫车是低速无人驾驶领域的主赛道,核心解决环卫工人高龄化和人力成本攀升问题 [4] - 2025年上半年无人环卫项目中标总额达70亿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预计市场空间达千亿规模 [5][10][33] - 无人环卫车已具备显著经济性,在最佳假设下可节省人力成本达66% [10][31][32] - 行业正从设备销售向“设备+运营”双轮驱动转变,传统环卫企业通过技术融合运营优势构筑壁垒 [12][46][51] - 无人化渗透率提升对项目利润弹性显著,在20%/40%/60%替代率下,利润弹性可达57%/115%/172% [12][51][52] 行业市场空间与规模 - 2024年中国低速无人驾驶行业销售规模约123亿元,销量约3.3万台 [10][18] - 无人清洁环卫市场规模占比最高,2024年出货约1.3万台,其中户外无人清扫车出货3420台,占比26% [10][18] - 2025年4月低速无人驾驶领域中标金额超9.4亿元,清洁环卫领域占比近90%,达8.47亿元 [20][22] - 中性假设下(替代率30%,单车替代3人,单价20万元),无人环卫车市场空间为1746亿元 [10][39] 行业驱动因素 - 环卫工人高龄化严重:2021年环卫工人约500万人,50岁以上占比65%,60岁以上占比22% [24][25] - 人力成本持续上升:环卫工人年薪约4万元,无人车替代3-4人可节省成本12-16万元/年 [10][31] - 政策支持加速落地:广州、无锡、青岛等城市明确无人环卫设备推广目标和试点计划 [20] - 技术可靠性提升:主流无人清扫车重量1-1.5吨,作业时速5-10公里/小时,事故率低于传统车辆 [10][33] 经济性分析 - 在单车成本20万元、使用5年、替代4名工人场景下,成本节省比例达66% [10][31][32] - 无人环卫车使用寿命4-5年,年运营成本约1.5万元 [10][31] - 当前经济性已推动项目从中标向规模化运营扩展 [33][39] 竞争格局与商业模式 - 科技公司(如仙途智能、高仙机器人)聚焦算法与核心部件,环卫企业(如盈峰环境、福龙马)主导运营场景 [46] - 运营服务收入持续性高于设备销售,传统环卫企业通过“技术+运营”能力获取政府订单 [46][51] - 头部企业市场集中度低,盈峰环境2022年环卫服务合同金额占比仅2.2% [46][48] 重点公司布局 - 劲旅环境:无人扫路机在合肥实现商业化运营,特许经营权业务占比53% [55][56] - 侨银股份:与国地中心合作研发人形机器人,签约意向订单1000台 [58][60] - 福龙马:SD15无人清扫机器人已在34个场景部署,累计运营1.6万公里 [65][66] - 玉禾田:成立玉树智能机器人公司,与智元机器人资本合作 [69] - 盈峰环境:第三代L4级智能清洁机器人2025年推向市场,环卫装备市占率19.3% [73][74] 行业发展趋势 - 应用场景从封闭/半封闭区域向城市主干道、背街小巷扩展 [10][39] - 2024年深圳、无锡等城市无人环卫渗透率超15%,2025年有望达30%以上 [39] - 城市道路清扫保洁面积持续增长,2023年达112.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2% [40][44]
无人车系列专题报告1:无人环卫车:千亿市场空间,设备+运营双重受益
西部证券·2025-08-22 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