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5年8月18日至22日期间A股、海外主要宽基指数、黄金指数和南华商品指数走势及申万一级行业收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ETF产品从市场表现、资金流、成交额、融资融券、新发及上市等方面进行研究,展示各分类ETF的表现差异及资金流向 [1][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二级市场概况 - 样本期内科创50、创业板指和沪深300本周收益排名靠前,分别为13.31%、5.85%和4.18% [1][10] - 沪深300的PE估值分位数最高为100.00%,日经225的估值分位数最低为73.36% [10] - 通信、电子和综合的收益排名靠前,分别为10.84%、8.95%和8.25%,房地产、煤炭和医药生物的收益排名较为靠后,分别为0.50%、0.92%和1.05% [1][17] - 估值排名分位数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为社会服务、轻工制造和建筑材料,均为100.00%,估值排名分位数较低的三个行业分别为农林牧渔、家用电器和综合,分别为35.12%、55.37%和62.81% [17] ETF产品概况 ETF市场表现 - 样本期内宽基ETF的平均表现最优,加权平均收益为5.12%;QDII ETF的平均表现最差,加权平均收益为 -0.61% [21] - 科创板相关和科创创业50对应的ETF市场表现较好,加权平均收益分别为13.01%和10.85%;美股和日股ETF的市场表现较差,加权平均收益分别为 -2.78%和 -2.65% [21] - 科技板块ETF的平均表现最优,加权平均收益为12.53%;生物医药板块的平均表现最差,加权平均收益为1.55% [23] - 芯片半导体和人工智能ETF的表现较好,加权平均收益分别为15.09%和14.57%;银行和红利ETF的平均表现排名较为落后,加权平均收益分别为0.91%和1.10% [23] ETF资金流入流出情况 - 行业主题ETF的资金净流入最多,为254.09亿元;宽基ETF的资金净流入最少,为 -161.16亿元 [2][25] - 港股ETF的资金净流入最多,为214.47亿元;科创板相关ETF的资金净流入最少,为 -144.18亿元 [2][25] - 金融地产板块ETF的资金净流入最多,为141.32亿元;科技板块ETF的资金净流入最少,为 -53.84亿元 [2][28] - 非银和创新药ETF的资金净流入最多,分别为142.21亿元和31.74亿元;芯片半导体和军工ETF的资金净流入最少,分别为 -78.85亿元和 -5.73亿元 [2][28] ETF成交额情况 - 宽基ETF的日均成交额变化率增长最多,为27.34%,商品ETF的日均成交额变化率减少最多,为 -28.91% [34] - 中证500ETF的日均成交额变化率增加最多,为76.67%,日股的日均成交额变化率减少最多,为 -15.32% [37] - 消费板块的日均成交额变化率增加最多,为48.26%,生物医药板块的日均成交额变化率减少最多,为 -5.57% [40] - 非银和创新药ETF的近5日日均成交额最多,分别为367.55亿元和104.62亿元;消费电子和人工智能ETF的日均成交额变化率增长最多,分别为52.58%和38.65%,央国企和创新药ETF的日均成交额变化率减少最多,分别为 -8.12%和 -7.01% [43] ETF融资融券情况 - 样本期内,所有股票型ETF的融资净买入为 -2.48亿元,融券净卖出为2.32亿元 [2][48] - 南方中证500ETF的融资净买入最多,南方中证1000ETF的融券净卖出最多 [2][48] ETF新发及上市情况 - 样本期内一共有9只基金成立,8只基金上市 [3][50]
ETF周报(20250818-20250822)-20250825
麦高证券·2025-08-25 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