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但指出港股互联网行业当前迎来配置良机,并强调AI产业加速发展的背景 [1][7] 报告核心观点 - AI应用商业化进程加快,国内外市场呈现高速增长,尤其是国内AI应用在增速和多模态领域领先,但用户使用时长尚未形成刚需 [8][34][39] - 港股IPO市场自2024年9月起显著回暖,融资额和上市后股价表现强劲,赴港上市成为内地企业的新风向 [7][19][23]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聚焦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行业,成份股兼具龙头属性与高成长性,且当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具备投资价值 [9][60][78] 行业趋势与市场动态 - 港股IPO市场复苏:2025年1-5月港股首次招股募资额达776.7亿港元,接近2024年全年总额(879.8亿港元),同比增长709.4% [23] - 上市后表现强劲:2024年9月至2025年6月上市的58只港股中,首日上涨概率62.1%,30日后上涨概率55.6% [20] - AH溢价回落:AH溢价率从2025年1月的153.6%降至2025年6月的136.5%,接近历史均值132.3%,港股重估空间显现 [27] AI产业发展现状 - 全球AI应用高速增长: - Web端TOP20产品总访问量从2024年1月的55亿次增至2025年4月的100亿次(增长82%) [30] - APP端TOP20产品总MAU从2024年8月的5.84亿增至2025年4月的13.09亿(增长124%) [30] - 国内AI应用增速领先: - Web端访问量从2024年1月的0.53亿次增至2025年4月的10.70亿次(增长1898%),远超全球增速(82%) [34] - APP端MAU增速达389.19%,显著高于全球增速(123.96%) [34] - 多模态应用突破:国内文生视频产品(如快手可灵)全球领先,图片生成应用占比26%(全球为14%),文本生成仍为主流(国内60% vs 全球74%) [39][42][44]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分析 - 行业分布:信息技术(43.08%)和可选消费(27.50%)合计权重70.58%,细分以软件与服务(30.02%)、技术硬件与设备(13.07%)为主 [9][52] - 成份股特征: - 市值分布均衡,7只超1500亿港元龙头股权重60.57%,23只中小市值股权重39.43% [56][58] - 前十大成份股权重70.94%,包括腾讯(14.93%)、阿里(13.86%)、小米(13.07%)等,加权预期净利润增速38.11% [60][61] - 盈利与回购: - 预期2025年营收增速12.72%,净利润增速27.65% [63][65] - 2021年1月至2025年6月成份股回购活跃,腾讯回购2343.69亿港元,指数加权回购金额404.34亿港元(远超港股平均2.39亿港元) [69][73] - 估值与业绩: - 当前PE(TTM)为23.91,低于历史79.30%时段,处于低位 [78] - 近六年累计收益44.76%,超额收益显著(恒生综指9.19%,恒生指数-3.98%) [74][77] 产品信息 - 中银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A(025186)为被动指数型基金,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管理费率0.45%,托管费率0.10% [10][81][83] - 成立日期2025年8月15日,投资范围含港股通标的,股票资产占比不低于80% [81]
中银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A(025186):AI产业加速发展,港股互联网迎配置良机
长江证券·2025-08-25 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