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恒生指数系列季度检讨结果公布 恒生综合指数新增24家公司并剔除22家公司 所有变动将于9月5日收市后实施并于9月8日起生效[7][16] - 纳入恒生综合指数的个股有望进入港股通 根据港股通纳入规则 满足前12个月月末平均市值不低于50亿元等条件的个股将被纳入 届时成交量可能出现显著放大[11][17] - 历史数据显示"入通"前个股存在显著超额收益 对2022年至2025年3月纳入港股通的346个全样本统计显示 入通前90日涨幅绝对值达24.61% 超额胜率20.2% 而入通后90日总体跑输[11][28] 指数调整详情 - 恒生综合指数新增24家公司 包括中国食品(0506.HK 期间涨幅12.0%)、碧桂园(2007.HK 24.7%)、汇聚科技(1729.HK 131.3%)、晋景新能(1783.HK -2.2%)、蓝月亮集团(6993.HK -7.5%)、康耐特光学(2276.HK 58.6%)、喜相逢集团(2473.HK 18.6%)等[16][17] - 同时剔除22家公司 包括冠城钟表珠宝、思派健康、大家乐集团、金地商置、力劲科技、中国东方集团等[16] - 恒生指数纳入泡泡玛特、中国电信与京东物流 成分股数量提升至88只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纳入泡泡玛特并剔除极兔速递-W[11] 港股通纳入机制 - 纳入需满足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身份且前12个月月末平均市值不低于50亿元 剔除A股风险警示或暂停上市个股、外国公司、港币外货币报价交易股票等特殊情况[17][20] - 同股不同权股票额外要求:联交所上市满6个月及后20个港股交易日 考察日前183日日均市值不低于港币200亿元 总成交额不低于港币60亿元等[20] - 常规纳入每年3月和9月第一周周五执行 次周周一生效 另设季度快速纳入和不定期纳入机制[20] 历史表现分析 - 2025年3月17日入通个股显示 入通前30天成交额从70亿元增至400亿元以上 入通后进一步放大至1000亿元左右 成交量走势同步[25][26][27] - 全样本统计显示入通前90个交易日持有至入通收益率较高 入通后5日内因流动性增加也能实现稳定超额收益和胜率[28][31][32] - 剔除新上市个股后 2025年6月1日前上市个股从6月1日至8月22日平均涨跌幅34.5% 相对恒指超额收益25.7%[17] 后市展望 - 港股创新高核心方向包括AI科技与新消费空间广阔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提升边际定价能力 宽货币到宽信用传导及美国降息改善流动性[11] - AI产业业绩兑现有望支持市场上涨 "反内卷"政策加速供给端出清 相关行业底部反弹后有望补齐牛市短板[11]
“重估牛”系列之“入通”策略:恒生系列指数季度检讨结果公布,港股通名单或随之调整
长江证券·2025-08-26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