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资策略专题:华为产业链,或为下一个“高低切”
开源证券·2025-08-28 14:35

核心观点 - 报告提出市场呈现"双轮驱动"结构:全球科技共舞下的成长品类提供弹性,以及"反内卷"牵头下周期与顺周期交易PPI修复的扩散行情 [1][12] - 强调"科技为先"策略,认为在双轮驱动行情下应坚守科技主线,调整后布局更为关键 [1][13] - 华为产业链与海外算力链共同构成全球算力生态的"一体两面",前者是国产替代的排头兵,后者是科技主线的核心 [2][15] - 在光模块、PCB和液冷大幅上涨后,华为产业链具备较高性价比,具有"重要程度高、国产替代空间大、政策支持显著、技术进展不断、赔率高"的特征 [3][16] - 策略视角下,华为产业链与海外算力链的关系是共存、互补、轮动 [4][40] - 华为产业链包括六大核心业务,最看好芯片和智能设备业务 [5][17] 双轮驱动市场结构 - 市场结构为双轮驱动:其一为全球科技共舞下的成长品类提供强劲弹性,其二为"反内卷"牵头下周期与顺周期交易PPI修复的扩散行情 [1][12] - 本轮行情呈现自下而上特征,由具体产业催化事件驱动,在中观行业线索与微观信号推动下演绎双轮驱动 [12] - 近期市场反内卷行情和光模块、PCB轮番演绎,印证了PPI修复与TMT成长两条主线的交织共振 [12] - 在双轮驱动行情下,"坚守自我,科技为先"尤为重要,不应在积极市场中做"惊弓之鸟" [1][13] - TMT板块凭借"粉丝效应"带动资金共识,在机构中长期配置中占据核心地位 [13] - 当前半导体周期或进入上行阶段,具备从"预期修复"走向"景气验证"的条件 [13] 海外算力链与华为产业链关系 - 海外算力链与华为产业链共同构成全球算力生态的"一体两面",前者代表以英伟达为核心的集中式技术垄断,后者构建自主可控的分布式创新网络 [2][20] - 海外算力链景气度高、业绩确定性强,是当下市场科技主线的核心,包括光模块、PCB和液冷 [2][15] - 华为产业链是科技自主的"排头兵",国产替代的先行者,是科技主线行情无法绕开的一环 [2][15] - 二者在技术路线、生态逻辑和战略目标上形成互补与博弈,共同驱动算力文明演进 [20][38] - 科技领域的竞争加速创新步伐,促使华为产业链不断突破 [4][40] - 策略视角下,华为产业链与海外算力链的关系是共存、互补、轮动 [4][40] 华为产业链投资逻辑 - 在光模块、PCB和液冷已大幅上涨背景下,华为产业链具备较高性价比 [3][16] - 具有五大特征:重要程度高、国产替代空间大、政策显著支持、技术进展不断、赔率高 [3][16] - 胜率视角:中美科技竞争绕不开的环节,国内高端科技领域替代空间较大,深度融入国家战略,获得多维政策支持,技术进展不断 [3][29] - 赔率视角:在市场高低切后赔率优势较大,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新兴领域渗透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16][37] - 华为产业链国产替代已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破局" [34] - 具体技术进展包括:鸿蒙系统完善、芯片堆叠技术绕开限制、汽车智能化、AI芯片性能不断提升 [36] 华为核心业务分析 - 华为产业链包括六大核心业务:智能设备、智能汽车、芯片、云计算、基站设备、数字能源 [5][15] - 策略视角最看好芯片和智能设备业务 [5][17] - 芯片业务:战略定位高,通过架构创新、产业链协同及生态开放打破科技进口管制;看好AI昇腾芯片产业链,受益于国内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浪潮 [5][41] - 智能设备业务:华为核心支柱业务之一,进口管制后强势复苏,业绩增速处于较高水平;智能手机产业链中看好操作系统和芯片、存储上游环节 [5][44] - 智能汽车业务:通过"技术赋能+生态协同"战略聚焦智能驾驶;看好智能驾驶环节 [5][46] - 云计算业务:深度融合AI等前沿技术,助力AI模型发展 [5][45] - 基站设备业务:通过技术创新坚持全球化战略 [5][45] - 数字能源业务:依托国家政策做能源数字化转型引领者 [5][46] 业务数据表现 - 华为智能设备业务作为集团第二大营收支柱,2024年占比39.32% [44] - 2020-2024年华为营业收入逐渐回暖,营收增速中枢上移 [24] - 2020-2024年华为净利润呈震荡趋势 [27] - 2022-2024年华为智能设备业务营收强势复苏 [26] - 2022-2024年华为智能汽车业务收入大幅增长,数字能源业务收入稳定增长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