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1][4] 核心观点 - 保险行业处于多维共振期,β属性驱动估值修复、负债端转型夯实根基、资产端权益发力提升收益 [4][58] - 负债端全面转型分红险优化成本结构,银保渠道复苏成为新增长引擎 [4][13] - 资产端权益投资比例持续提升,险资深度参与慢牛行情以增强收益弹性 [4][33] 行情复盘 - 年初至8月15日申万保险指数上涨17.88%,跑赢沪深300指数7.88个百分点 [4][11] - A股险企全线上涨,新华保险(+35.21%)、中国太保(+16.49%)、中国平安(+13.58%)、中国人保(+12.73%)、中国人寿(+0.95%) [11] - 行情驱动因素包括负债端压力缓解、政策红利释放及板块强β属性 [13] 负债端分析 分红险转型 - 预定利率下调推动分红险转型:普通型从2.5%降至2.0%,分红型从2%降至1.75% [14][17] - 2024年分红险保费实现2019年后首次正增长,2025年新推分红险产品295款,占2024年总量84.77% [20] - 上市险企分红险占比:中国太保21.26%、中国平安10.33%、新华保险16.58%、中国人保31.10% [20] - 中国人寿浮动收益型业务首年期缴保费占比51.72%,中国太保分红险新保保费占比18.2%(同比+16.1pcts) [20] 渠道结构优化 - 代理人规模持续收缩:2024年末行业个险营销员264.07万人(同比-6.14%),较2019年峰值减少648万人 [23] - 上市险企代理人合计138.52万人(同比-2.71%),2020-2024年累计清虚超308万人 [23] - 银保渠道复苏强劲:新华保险2025年一季度银保保费268.89亿元(同比+69.4%),长期险新单保费同比+168.2% [29] - 中国太保2025年上半年银保保费370.53亿元(同比+74.6%),占总保费22.05% [29] 资产端分析 资金规模与配置 - 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从2020年末21.68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36.2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2.2%) [33] - 2025年6月末配置结构:债券51.12%(较2024年末+1.63pcts)、股票8.78%(+1.23pcts)、证券投资基金4.75% [38] - 上市险企权益配置占比(2024年末):新华保险18.80%(+4.60pcts)、中国人寿12.22%(+0.45pct)、中国太保11.20%(+0.50pct) [39] 权益投资深化 - 2025年政策推动险资入市:长期股票试点规模累计2220亿元,参与机构从头部险企扩展至银行系险企 [37][51] - IFRS9准则下FVOCI配置提升:2024年末中国平安60.17%(+0.23pct)、中国人保45.35%(+10.18pcts)、中国太保29.83%(+15.45pcts) [44] - 险资举牌活跃:2025年举牌31次,银行股占比47.64%,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H股和中国人寿H股 [48][49] 投资策略 - 行业估值处于低位:截至8月27日,新华保险PEV 0.69、中国太保0.64、中国平安0.71、中国人寿0.73 [4][58] - 推荐标的:资产端弹性较大的中国人寿(601628)和新华保险(601336);综合能力稳健的中国太保(601601);负债端人力企稳的中国平安(601318) [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