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关键要点总结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出海空间广阔,AI+储能成为新增长极 [1] - 用户侧储能关注户储复苏和工商储需求快速增长 [2] - 大储领域关注全球需求快速增长下优先出海企业的盈利弹性 [2] - AI+储能受益AIDC需求增长,行业估值上限有望进一步打开 [2] - 电化学储能前景广阔,呈现"锂系技术主导、钠离子技术加速突破、长时储能逐步崛起"格局 [2] - 储能行业格局未定,电芯企业强势布局系统集成 [2] 按目录结构总结 1 储能:解决电力供需时空错配的设备 - 储能可实现电力供需错配的多元化功能,包括削峰填谷、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备用电源保障等 [7][13] - 按应用场景分为户储、工商储和大储三类,功能差异明显:户储规模5-20kWh,工商储50kWh-5MWh,大储50kWh-5MWh [12] - 2020年以来储能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双碳"目标推动下新型储能投运规模增长近20倍 [15][18] - 储能技术分类多样,抽水蓄能总量大(2024年全球累计装机372GW),但新型储能增速快(2024年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165.4GW,同比增长81.1%) [19][23] - 电化学储能中锂离子电池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占比96.4%),技术路线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4][26][29] - 电化学储能产业链完整,上游为电池原材料,中游为电池组制造、管理系统等,下游应用包括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 [33][34] 2 需求:看好国内工商储及出海,AIDC配储成为新增长极 - 为实现2050年全球能源系统净零排放,风光装机容量需增长14倍,带动储能需求达4000+GW [43] - 全球储能需求增长是可再生能源渗透率提升、传统能源系统重构、区域能源安全博弈共同作用的结果 [44] - 中美欧主导全球储能市场(2024年三国占全球新增装机量88%),新兴市场发展潜力大 [58] - 2024年中国储能新增装机107.1GWh,源网侧储能是主力(占比92.3%),其中独立储能占57.6% [63] - 预计2025年源网侧储能新增装机同比增长33% [69] - 中国用户侧储能以工商储为主,2024年装机8.2GWh,同比增速72%,预计2025年达12.5GWh [77][81] - 美国储能以大储为主(2024年占比超80%),政策扰动引发2025年抢装潮 [84][86] - 欧洲市场户储需求高,为完成净零排放需要保持光伏年装机增长,工商储及大储需求增速更显著 [58] - AI蓬勃发展推动数据中心储能需求高速增长,预计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超80% [2] - 每100MW的数据中心建设有望带动450-800MWh的储能需求,预计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达300GWh [59] 3 格局:大局未定,电芯企业强势布局系统集成 - 储能系统成本中电芯、PCS价值占比较大 [60] - 受益先发优势及对电网理解,PCS企业在交流侧出货领先 [2] - 直流侧宁德时代、比亚迪遥遥领先,预计2025年在交流侧有较大突破 [2] - 逆变器领域阳光电源、华为双龙头格局稳定 [2] - 温控行业受技术升级及规模效应影响,格局持续走向集中 [2] - BMS以集成商自研为主,第三方BMS厂商份额依然较高 [2] - 2024年全球前十储能集成商(交流侧)中,PCS企业处于领先地位 [62] - 电芯总出货量排名中头部企业把控市场,全球储能电芯CR10超90% [71][72] - 大储电芯市场高度集中,CR5超75%,小储市场格局未定,尾部企业竞争激烈 [73][74] 4 投资主线:关注出海+AI - 用户侧储能关注户储复苏,欧洲是全球户储最大市场,预计2024年四季度起库存消化完毕,2025年户储需求进入恢复周期 [2] - 全球工商储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工商储新增装机同比+69%,欧洲工商储新增装机同比+49% [83][84] - 大储领域关注全球需求快速增长,2025年1-6月全球电池储能系统装机总量86.7GWh,同比增长54% [2] - 出海增加盈利弹性,以阳光电源为例,随着海外大储持续增长,行业利润进入新一轮增长期 [2][85] - AI+储能成为新增长极,AIDC产业链与储能产业链高度相关,旺盛需求给储能企业带来新机遇 [2]
储能行业深度报告:出海空间广阔,AI+储能是新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