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建议重点关注稀释制冷机和测控系统 [3] 核心观点 - 量子计算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焦点 自主可控是核心发展路径 [1][3][5] - 量子计算产业规模将高速增长 预计从2024年50.4亿美元提升至2030年2199.8亿美元 期间复合增长率达87.64% [5][26] - 上游核心设备需求持续释放 稀释制冷机和测控系统是重点环节 [2][3][5] - 板块景气度迎来拐点 核心公司订单和收入实现高速增长 [2][3][5] 量子计算技术与发展现状 - 量子比特具备量子叠加特性 n个量子比特可实现2^n级别算力 在特定领域远超经典计算机 [5][13][14] - 超导是主流技术路线 占比达36% 代表厂商包括IBM、Google、国盾量子和本源量子 [5][22][23] - 海外巨头规划2030年实现百万量子比特级别芯片 谷歌、IBM等厂商明确技术路线图 [5][20][21] - 当前头部产品量子比特数达数百个 已进入核心应用示范阶段 [5][26] 产业格局与政策环境 - 中美欧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2024年市场份额分别为29.7%、28.8%、25.3% [5][31][32] - 美国限制量子技术对华出口 2024年中国已无法进口稀释制冷机 [5][28][59] - 美国将2025-2029年量子研发拨款从18亿美元上修至27亿美元 [5][34] - 量子科技连续三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强 [5][36][37] 市场表现与景气度验证 - 25年上半年量羲技术收入7080万元 接近24年全年水平 [5][48][50] - 25年上半年国盾量子量子计算收入5596万元 同比增长284% [5][50] - 两家公司合同负债大幅增长 量羲技术达4324万元 国盾量子达6939万元 [5][48] 上游核心设备环节 - 上游占全产业链市场规模40% 包括测控系统和量子比特环境等 [5][42][46] - 稀释制冷机需提供10mK超低温环境 国产设备最低制冷温度已对标海外龙头 [5][52][57] - 测控系统可操控量子比特规模达1000个 性能与海外头部厂商持平 [5][64][69] - 2030年全球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市场规模预计达217.4亿美元 [5][66] 重点公司分析 - 国盾量子覆盖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测量三大领域 2022年量子通信市占率达90% [72][75][76] - 国盾量子深度参与祖冲之三号研制 联合推出504量子比特天衍计算机 [72][79][83] - 禾信仪器拟收购量羲技术56%股权 对价3.84亿元 [87][100][102] - 量羲技术为国内稀释制冷机龙头 2024年市占率30.77% [87][108]
机械行业专题研究报告:量子计算专题:下一代计算革命,关注核心设备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