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互联网与软件行业、半导体行业、汽车行业均持积极看法,推荐多个"买入"评级标的 [30] 核心观点 -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三阶段目标:2027年智能终端/智能体普及率超70%、2030年超90%、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社会新阶段 [5][6] - 政策将加速AI在六大重点领域的深度融合: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 [1][6] - 政策从八大基础支撑能力强化AI基础设施:模型基础能力/数据供给创新/智能算力统筹/应用发展环境/开源生态繁荣/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法规保障/安全能力水平 [7][8] 互联网与软件行业 - 关注AI云、AI+产业互联网与AI+消费互联网机会 [1][9] - 算力云服务:政策推动国内AI算力云服务快速增长,利好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与商汤等头部厂商 [1][9] - 消费互联网:政策推动AI在文娱、电商等领域应用,看好腾讯、阿里巴巴、快手 [1][9] - 企业软件:政策推动企业AI应用软件落地,看好金蝶国际(AI+ERP)、多点数智(AI+零售) [1][9] - 教育领域:政策推动AI+教育,看好新东方 [9] - 医疗领域:政策推动AI+医疗应用,看好阿里健康、京东健康、讯飞医疗、晶泰控股 [9] - 具体公司进展:腾讯2Q25企业服务收入teens%增长、快手可灵AI 2Q25收入超2.5亿元(预计FY25达9.5亿元)、百度云2Q25收入65亿元(同比+27%)、商汤FY24生成式AI收入24亿元(同比+103%) [12][13] 半导体行业 - 关注三条投资主线:算力产业链、自主可控主题、新兴应用领域(边缘AI/低空经济/辅助驾驶/具身智能) [1][14][16] - 政策直接驱动算力基础设施投资,2024年全球半导体产业规模预计7280亿美元(同比+15%),2026年有望达8000亿美元 [16][18] - 算力芯片:国产算力芯片企业加速上市(如摩尔线程、沐曦集成),龙头包括寒武纪、中际旭创、生益科技、深南电路 [19] - 半导体制造:政策推动对先进和成熟制程代工需求增长,龙头包括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 [20] - 设备材料:政策支持自主可控,看好北方华创等国产设备材料公司 [20] - 新兴应用:边缘AI(豪威集团、乐鑫科技)、辅助驾驶(地平线、豪威集团、黑芝麻智能、英诺赛科)、具身智能(豪威集团、英诺赛科)、低空经济(紫光国微、贝克微) [21][22][23][24] 智驾及具身智能行业 - 政策再次强调"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法规非自动驾驶发展障碍 [2][25] - 国内L2+级自动驾驶新车渗透率约30-35%,预计2026年搭载量超50% [2][26] - 行业格局:全栈自研车企(如小鹏、理想)与供应商(如华为、地平线、Momenta)并存 [27][28] - 智能机器人是汽车产业链天然延伸:特斯拉、小鹏、理想、比亚迪、广汽及零部件公司(三花、拓普、敏实)均已布局 [29] 覆盖标的估值 - 互联网与软件:腾讯(705港元目标价)、阿里巴巴(141.2美元)、快手(84港元)、百度(132美元)、商汤(2.45港元)、新东方(70美元)、金蝶(19.2港元)、多点数智(16港元) [30] - 半导体:中际旭创(415元)、豪威集团(176元)、地平线(8.9港元)、英诺赛科(49港元)、黑芝麻智能(28.2港元)、贝克微(93港元) [30] - 汽车:比亚迪(156.7港元)、理想(28美元)、小鹏(28美元)、广汽(3.6港元)、敏实(38港元) [30]
政策加速AI应用与商业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