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内卷”的风在化工市场掠过
国投期货·2025-08-29 20: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19年以来国内石化产能高速增长但需求不佳,传统石化产品过剩、盈利能力差;今年部分品种产能增速放缓,行业老旧产能受政策影响有限;未来降油增化趋势延续,供应增长压力集中在烯烃下游,政策调控将降低供应增速、缓解投产压力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部分老旧产能已经“脱胎换骨” - 1996年之前投产的乙烯及下游PE、纯苯装置占比约17%,丙烯产能占比约15%,其他主流石化产品同期产能占比均在10%以内;20年以上老旧装置集中在石油路线和国有企业,多为炼油配套装置 [3] - 近20年民营炼化发展,国企部分老旧产能退出或技改升级,目前运行的“老旧”装置已非最初状态;主营炼厂石化为副产品,产能退出难“一刀切”;政策倾向炼能“先关后开”,炼能置换配合降油增化,将带来化工品产能持续增长 [3] “通过大修解决过剩”本质依旧是产业升级 - 国内石化行业上下游炼化一体化加深,企业布局高附加值产品、核算综合效益,技术进步使化工品单套规模扩大、能耗降低,导致产能快速增长;炼厂终端产品布局复杂,短期市场化调节在单个产品上可能失灵,统一减产协议难达成 [6] - “大修解决石化过剩问题”需针对缺乏经济效益的品种,对中小规模、能效低下、环保不达标的设备进行停车改造,实现产能优化和技术升级,但面临多方面挑战,是长期逐步推进的过程 [7] 控制新增与项目核准缓解供应增长压力 - 国家对以原油为原料的炼化一体化或化工生产项目审批趋严,PX产能增速已放缓,未来乙烯项目新建或改扩建可能纳入国家核准目录;2030年前有超4000万吨乙烯项目规划,新增产能将使石化品种面临产能增长压力,强化审批制度或缓解投产压力,但需与炼能“减量置换”和淘汰机制配合 [8] - 海外石脑油裂解产能规模趋于缩减,轻烃裂解装置因成本优势及产能较新将继续在烯烃行业占据一席之地,海外烯烃供需格局改善有助于缓解我国进口压力 [9] 总结及展望 - 2019年以来国内石化产能高速增长但需求不佳,传统石化产品过剩、盈利能力差 [11] - 今年PX、乙二醇等品种产能增速放缓,未来PTA产能低速增长,聚酯行业产能快速增长局面或趋于尾声;行业老旧产能占比低,受政策影响有限,关注规模小的老旧炼能下游配套装置升级与退出方案 [11] - 未来降油增化趋势延续,高附加值新材料研发和规模增长加速,传统石化行业供应增长压力集中在烯烃下游;政策调控将降低供应增速、缓解未来集中投产压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