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巨头业绩发布,提振全球产业信心
财通证券·2025-09-01 10: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看好(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巨头业绩表现强劲,提振全球AI产业信心,行业处于高速增长阶段[1][5][9] - 阿里巴巴资本支出超预期,持续加码AI基础设施布局,阿里云营收增长强劲且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5][12] - 英伟达业绩超出市场预期,尽管中国区营收因政策影响短期承压,但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巩固全球AI算力领导地位,并积极寻求中国市场增量机会[9][19][28] - 英伟达通过FP4低精度计算、Lepton算力聚合平台、Rubin架构及Jetson Thor机器人平台等技术突破,从硬件供应商向AI算力生态运营商跃迁,构建云-边-端算力网络[9][35][44][4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阿里Capex超预期,持续加码基础设施布局 - 阿里云2025年二季度营收333.98亿元,同比增长26%,再创新高,主要由公共云业务及AI相关产品需求带动[5][12] -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本季度阿里资本支出达386亿元,同比激增220%,过去四个季度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5][12] - 基于三年投入3800亿元的战略规划,阿里云全力建设AI基础设施,2025年以来新增启用8个数据中心,全球基础设施已扩展至29个地域、89个可用区[5][12][14] - 通义大模型持续创新,开源千问3等多个模型,并在多模态领域取得突破,阿里旗下应用如高德地图、钉钉、淘宝等加速AI原生应用升级[17] 英伟达业绩亮相,中国市场将成为后续增量 二季度业绩"缺失中国",坚定未来入华战略 - 英伟达2025年二季度营收467.43亿美元,同比增长56%,超出市场预期的462.3亿美元,净利润264.22亿美元,同比增长59%,毛利率稳定在72.7%[19] - 受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影响,本季度中国区营收27.69亿美元,同比下滑24.5%,收入占比从去年同期13%降至5.9%[9][28] - 英伟达对三季度营收指引为540亿美元(±2%),环比增超70亿美元,主要由Blackwell驱动,黄仁勋预测中国市场可能带来约500亿美元业务机会,并积极游说美国政府批准Blackwell芯片对华销售[9][28][32] - 北美四大云厂商(亚马逊、谷歌、Meta、微软)资本支出合计同比增速持续加速,近期达69.4%,支撑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需求[31] FP4诞生,AI算力革命的战略制高点与生态护城河 - Blackwell引入NVFP4低精度计算格式,以4位效率实现16位精度,在GB300上比FP8的H100训练快7倍,参与企业包括AWS、OpenAI等行业龙头[35] - NVFP4采用微块缩放、E4M3高精度缩放因子、哈达玛变换重塑张量分布、随机舍入等技术,在万亿级Token规模下精度与FP8相当甚至反超[35][38][39][42] - 该技术重新定义AI训练格局,为生成式AI时代奠定基础,提升计算效率和模型可扩展性[43] 收购Lepton,构筑全球算力聚合平台 - 英伟达通过Lepton打造算力聚合平台,连接GPU云服务商与终端开发者,提供统一开发体验、跨云选择及成本优化[9][44][45] - 对终端客户提升开发效率,对云服务商提高GPU出租率,对英伟达强化算力生态、开辟持续性收入并洞察客户需求[45] - 该平台类似"高德打车"模式,帮助英伟达从硬件销售向生态运营转型,掌握终端客户资源[44] Rubin成功流片,2070TFLOPS算力赋能机器人新"大脑" - Rubin平台芯片已进入晶圆制造阶段,明年将大规模量产,包括Vera CPU、Rubin GPU等组件[48] - Jetson AGX Thor计算平台搭载Blackwell架构GPU,FP4算力达2070 TFLOPS,是上一代Orin的7.5倍,功耗仅40-130瓦,能效比提升3.5倍[48][50] - 平台支持实时人机交互,在自动驾驶、机器人领域应用广泛,已获比亚迪、广汽埃安等车企采用,英伟达通过DGX、Omniverse、Jetson Thor实现训练-仿真-部署全流程优化[54] 投资建议 - 报告建议关注IDC、算力租赁、柴油发动机、GPU、服务器、液冷、电源等相关产业链公司[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