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会计恒等式与投资消费失衡 - 资本收入集中于高收入群体,边际消费倾向低,是投资主要来源;非资本收入人群消费倾向高,是消费需求主力,两者比例失衡导致资本产出比(K/GDP)持续上升和资本回报率(r)下降[3] - 基于会计恒等式GDP=资本收入+非资本收入,资本收入占比=资本回报率×(资本存量/GDP),在平衡状态下资本回报率与资本产出比呈反比[8] - 2009年起中国资本存量与GDP比值持续上升,表明资本存量增速持续超过GDP增速,投资效率不断下降[9] - 2010-2020年中国资本收入占比变化不大(约24.2%),但资本回报率明显回落,2024年A股非金融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仅6.1%,接近投资回报下边界6%(假设实际GDP增速4%+通胀2%)[11][12][13] 投资效率下降的直接原因与结构性错配 - 投资效率下降主因是消费需求增长未能同步跟上供给扩张,导致产能闲置,实际产出长期低于潜在产出水平[16] -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建筑安装工程占比高达70%,而设备工器具购置仅约15%,但居民消费中服务消费占比长期偏低,供给与需求结构错配加剧资本闲置[18][20] - 一次分配中资本收入占比(1992-2020年中国24.2%)高于美国同期水平(23.4%),挤压居民消费能力;二次分配中政府支出偏重投资而非民生,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25][30] 收入分配失衡与债务扩张风险 - 次贷危机后中国后50%人群收入份额维持在14.3%附近,与大萧条前美国(14.0%)相当,收入分配失衡突出[34][35] - 居民债务与净出口轮番扩张以平衡供需,但2021年以来"居民+政府"杠杆率持续提升且净出口贡献转正后中国仍陷入通缩,表明债务扩张难度加大[43][45] - 债务扩张接近居民偿付能力边界,可持续性低,中美两国后50%人群收入份额走势表明进一步债务扩张空间有限[31][39] 政策建议与美国历史经验 - 短期可通过淘汰低效产能提升资本回报率(如2016-2017年供给侧改革),但长期必须改善收入分配(加强劳工权益、增加福利支出)以实现可持续增长[48] - 美国经验显示二次分配改革(如1933年罗斯福新政)领先一次分配改变,后50%人群收入份额持续上升30年后资本收入占比才明显下降[50][52] - 美国资本收入占比下降后实际GDP增速中枢回落,失业率和CPI上升,股票指数进入长期震荡,利率明显抬升[56][58][61][67]
如何理解反内卷的经济逻辑:反内卷不仅仅是去产能
国信证券·2025-09-01 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