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泰研究丨晨会聚焦】银行戴志锋:专题| 详细拆解国有大型银行(六家)2025年中报:业绩增速改善,资产质量较优,资本实力夯实-20250902
中泰证券·2025-09-02 14:09

核心观点 - 国有大型银行2025年中报显示业绩增速改善 营收同比+1.5% 净利润同比-0.1%降幅收窄 资产质量保持较优水平 不良率1.27%环比持平 资本充足率提升至12.67% [2][3][4] - 42家上市银行整体呈现环比改善态势 营收同比+0.8%转正 净利润同比+0.8%转正 资产质量稳健 不良率1.23%环比持平 行业逻辑从"顺周期"转向"弱周期" [5][6][7] - 信用债类ETF受市场调整影响出现明显回撤 信用债ETF规模下降91亿元至1262亿元 当前贴水率较高存在右侧交易机会 科创债ETF扩容在即带来配置机遇 [11][12][13] - A股重点指数9月调样涉及科创50等5个指数 寒武纪权重被动下调至10%预计引发104亿元资金流出 但流动性充足冲击有限 部分超跌个股存在补涨机会 [16][17] 银行业绩表现 - 国有行营收增速环比转正 1H25同比+1.5%(1Q25为-1.5%) 净其他非息收入同比+37.3%成为主要贡献因素 除中国银行外其他大行营收增速均环比提升 [3] - 国有行净利润降幅收窄 1H25同比-0.1%(1Q25为-2.1%) 六大行均实现增速环比提升 规模增长和成本释放是主要驱动因素 [2][3] - 净利息收入边际改善 1H25同比-2.4%(1Q25为-3.4%) 生息资产同比增速10.4%提升2.9个百分点 净息差降幅14bp较一季度改善1bp [3] - 上市银行整体业绩改善 1H25营收同比+0.8%(1Q25为-1.8%) 净利润同比+0.8%(1Q25为-1.2%) 规模低基数与非息收入修复是主要动力 [5][6] 资产质量与风险 - 国有行资产质量保持优异 不良率1.27%环比持平 关注类贷款占比下降0.03个百分点至1.62% 拨备覆盖率提升1.04个百分点至237.50% [4] - 行业不良生成率保持低位 2Q25年化不良生成率0.75%同比+4bp 关注类占比较2024下降4bp至1.67% 逾期率小幅抬升3bp至1.44% [9] - 对公贷款质量持续优化 公司贷款不良率较2024下降9bp至1.26% 零售贷款不良率提升12bp至1.27% 其中经营贷不良升幅收窄3bp [9] - 资本实力进一步夯实 国有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0.36个百分点至12.67% 行业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22bp至11.6% [4][10] 收入结构分析 - 净非息收入大幅增长 国有行整体非息收入同比+15.5% 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0.9个百分点 其中手续费收入同比+4.7%转正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37.3% [3] - 行业非息收入明显修复 1H25同比+6.6%(1Q25同比-2.1%) 手续费收入同比+3.1%(1Q25同比-0.7%)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10.6%(1Q25同比-3.9%) [8] - 息差压力有所缓解 上市银行2Q25单季净息差环比降幅收窄 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环比变动-4、-4、-8和-1bp 负债端成本率改善幅度相仿 [8] 投资建议与展望 - 银行股投资逻辑转向"弱周期" 经济偏平淡期间高股息具有吸引力 推荐两条主线:区域优势城农商行(江苏、上海、成渝、山东、福建)和高股息稳健品种 [5][10] - 全年业绩展望积极 预计规模保持平稳 政策呵护息差企稳 手续费继续修复 其他非息储备充足 营收业绩将延续平稳改善趋势 [6][10] - 信用债类ETF投资机会显现 当前信用债ETF贴水率中位数-54BP 科创债ETF贴水率中位数-31BP 市场企稳后可关注右侧交易机会 [11][14] - 成分券性价比突出 信用债成分券利差1.5BP 科创债成分券利差8BP 后续科创债ETF集中上市带来做多机会 [12][14] - 指数调样带来个股机会 寒武纪权重下调至10%预计引发104亿元资金流出 但冲击系数仅-0.88 林泰新材、聚星科技等超跌个股存在补涨机会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