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 [14] 报告核心观点 - 欧洲市场为全球医疗器械核心市场,2023年全球医疗器械产业市场规模达5826亿美元,欧洲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1600亿欧元,同比增长2.4% [4][9] - 欧洲医疗器械市场相对集中,前五大市场(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和西班牙)占比为66% [9][34] - 欧盟新规下医疗器械注册难度提高,拿证成本上升,医疗器械拿证费用约为424.94万欧元,体外诊断IVD拿证费用约为234.46万欧元 [10][58] -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欧洲市场已有突破,份额有望持续提升,建议重点关注出海占比高的企业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瑞迈特等 [11][12][14] 市场规模与结构 - 2023年全球医疗器械产业市场规模达5826亿美元,2018-2023年复合增速约6.37%,其中美国、欧洲、中国和日本为前4大市场,分别占比47%、26%、7%和5% [9][24] - 欧洲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1600亿欧元,同比增长2.4%,平均约11%的GDP用于医疗保健,其中约7.9%用于医疗技术 [9][27] - 欧洲体外诊断行业规模到2023年达145亿欧元,前5大国家占比约69%,分别为德国(30.3%)、法国(12.6%)、意大利(10.0%)、西班牙(8.3%)、英国(7.8%) [40][44] - 欧洲医疗器械市场以出口为主,2023年贸易顺差为110亿欧元,主要进口贸易伙伴为美国(45%)、中国(15%)、日本和墨西哥 [45][49] 市场准入与监管 - 欧盟MDR将医疗器械分为四类,认证周期约为1.5至2年,拿证成本提高,五年认证周期内体外诊断器械制造商花费可能多出70%,医疗器械制造商多出50% [54][58] - 欧洲医疗器械市场存在语言壁垒、监管差异和客户采购偏好分化等复杂性,品牌厂商多将直销重点放在英、法、德三大市场 [10][65] 销售策略与渠道 - 在英、法、德三大市场适合采用直销策略,其他地区采用经销商模式,分销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中国厂家有性价比优势 [4][10][65] - 欧洲医疗器械分销商持续整合,过去十年由Mediq、Duomed Group、ASKER和Palex等企业引领收购 [73][77] - 耗材销售主要借助分销商渠道,设备销售更倾向直接销售,核心国家如法国、英国直销比例较高 [69][71] 重点国家市场分析 - 德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342亿美元,主要以医用耗材(22%)和影像诊断(18%)为主,2021-2025年骨科(9.4%)和牙科类(7.8%)产品增速较快 [94][95] - 法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178亿美元,主要以医用耗材(19%)、骨科(18%)和影像诊断(17%)为主,2021-2026年牙科(8.9%)和骨科(7.2%)产品增速较快 [119][121] - 德国和法国市场均以公立医院体系为主,德国公立医院承担48%的诊疗服务,法国公立医院承担84%的诊疗服务 [84][104] 中国企业出海情况 - 中国医疗器械出口欧洲贸易额为1037.28亿元,占比25%,位列第三,重点国家为德国(209亿元)、荷兰(126亿元)、法国(73亿元)、意大利(62亿元) [126][128] - 出口欧洲医疗器械细分板块以医用耗材为主(49%,513亿元),其次为医疗设备(29%,300亿元) [130][132] - 中国企业出海战略包括建立本地化团队、核心市场采用直销、东欧市场寻找经销商搭配本地化支持团队等 [11]
医疗器械出海深度(一)欧洲市场:高壁垒但可突破,未来中国企业销售有望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