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9月信用策略:抗跌的信用,当前性价比如何
国盛证券·2025-09-03 15:15

核心观点 报告认为当前信用债市场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主要得益于资金面宽松和理财负债端稳定性提升,但调整尚未充分,建议短期防御并等待利率企稳后右侧介入 [1][3][5] 本轮信用债调整特征 - 2025年信用债表现明显抗跌,两轮主要调整(年初至3月中旬、7月初以来)中信用债与利率债调整节奏同步且幅度差异不大,而2024年4次调整中信用债调整幅度更大且时间更长 [1][9] - 抗跌性主要源于资金面持续均衡宽松(央行呵护流动性)以及理财负债端稳定性提升(封闭产品占比增加、资产流动性增强、估值平滑机制) [1][10] - 广谱利率下行(保险预定利率降至2.0%,国有大行3年期定存利率降至1.25%)降低了理财投资者赎回再投资的吸引力,进一步稳定负债端 [1][11][13] 科创债ETF边际变化 - 科创债ETF上市后规模增长停滞,除上市前两日规模增幅较大外,后续单日规模变化微小甚至为负,流动性显著下降,8月29日换手率降至44%(上市初期部分交易日换手率超100%) [2][15] - 成分券存在超涨现象,7月22日成分券与非成分券利差达9.13bp,8月29日利差收窄至7.90bp,但超跌幅度有限,表明未出现大幅抛售 [2][16] - 期限分化明显:1Y以内、2-3Y成分券估值低于可比券17-18bp,1-2Y、3-5Y利差约9bp,7-10Y仅2.8bp,10Y以上成分券估值反而高4.3bp [16][22] - 第二批14家基金公司上报科创债ETF,可能带来新增配置需求,建议关注市场调整中的超调个券机会 [24] 信用调整程度与后市展望 - 信用债与利率债调整同步性高,利率企稳需等待股市信号(股市估值提升缺乏基本面支撑,若股市结束单边上行或基金仓位降至低位可能触发利率企稳) [3][25] - 9月债市季节性走弱概率较大(企业融资需求转弱、理财季末规模回落、政策预期升温),但2025年季节性影响可能较弱:利率已在1.75%-1.80%高位震荡,信用利差低位反转概率低,增量政策预期弱,即使调整幅度也有限 [3][25][28] - 7月17日至8月29日信用利差走扩幅度多在10bp以内,未调整出足够性价比 [4][31] - 中短期及高等级信用利差下行空间有限:2Y内普信债和二级资本债利差下行空间不足10bp,3Y AAA/AA+利差仅8-10bp空间,获取高票息需在3Y以上进行信用下沉 [4][33] 投资建议与估值分析 - 短期建议防御,等待利率企稳后右侧介入,重点关注股市走势和科创债ETF规模变化 [5][39] - 2Y内短端信用债受资金面保护,是弱市中的稳妥选择;3-5Y信用利差已调整20%-50%,可关注3Y城投债信用下沉及国股行配置价值;5Y以上超长信用债利差较高,负债稳定机构可逐步配置,交易盘建议等待企稳 [5][36] - 信用债收益率曲线呈现熊陡形态,期限利差分位数显示中短端品种估值压力较大(如城投债AAA 1Y-3Y期限利差分位数达95%) [36][38] - 品种利差方面,二级资本债与产业债/城投债的利差分位数多数处于中性区间(40%-80%),未出现极端估值 [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