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AI领域进入基本面兑现阶段,各细分领域业绩显著提升,资本开支进一步上行,算力基础设施需求持续增长[3][8][15] - AI应用场景加速落地,政策支持与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繁荣,多行业迎来投资机会[3][8][37][52] - 光模块、卫星通信、人形机器人等细分领域表现突出,业绩高增且催化频发[3][10][41][42] 策略:AI基本面兑现与资本开支 - AI板块25H1归母净利润增速达46%,其中AI算力指数增速57%、无人机指数46%、人形机器人指数45%[15][20] - AI资本开支力度显著提升,CS人工智指数资本支出/(折旧+摊销)比例从24年1.9升至25H12.4,人形机器人领域资本开支增速达1201%[16][17] - 算力基础设施需求持续增长,英伟达预计AI基础设施支出将达3-4万亿美元,未来五年CAGR为46%[3][41] 电子:AI算力与终端投资机会 - AI云端算力需求不可估量,GPT5、nano-banana等大模型发布推动应用场景扩展,AI服务器&交换机需求快速增长[3][37] - 端侧SoC赛道进入量价齐升黄金期,AI眼镜、智能汽车等场景爆发,国产化率提升与技术突破构成双重动能[3][37] - PCB板块受益AI高端化需求,高层数多层电路板2025年价值增长率预计达41.7%[48] 计算机:政策助力与应用方向 - 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意见提出,到2027年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2030年超90%[52] - 关注AI应用方向,包括办公、金融、大模型、工业、医疗、教育等16个细分领域,推荐金山办公、科大讯飞等标的[3][38][53] 传媒:AI应用落地与商业化 - 长期看好AI Agent、AI陪伴、AI多模态等方向,AI能提高生产效率并满足个性化需求[3][39][40] - 互联网巨头如阿里巴巴云业务25Q2营收334亿元(同比+26%),AI相关营收占比超20%[54][55] - 游戏、影视、出版等领域积极布局AI,恺英网络、腾讯等推进AI赋能内容创作[56][59][62] 通信:光模块高增与卫星催化 - 20家光模块企业25H1收入566.51亿元(同比+54%),归母净利润126.33亿元(同比+99%)[3][41][64] - 卫星互联网催化频发,中国星网已完成10组卫星发射,工信部提出2030年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3][41] - 重点推荐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关注卫星产业链臻镭科技、铖昌科技等标的[3][41] 人形机器人:降本与轻量化 - 关注轴向磁通电机、MIM粉末冶金等降本技术,以及智能物流、纺服等B端应用场景[3][42] - 视觉方案以芯片及算法为核心,数据采集与磨床环节具备高壁垒,推荐奥比中光、华辰装备等[3][42] 汽车:智能驾驶业绩亮眼 - 地平线机器人25H1营收15.67亿元(同比+67.6%),中高阶产品出货98万套(同比激增6倍)[3][43] - 禾赛科技25Q2营收7.1亿元(同比+50%),激光雷达交付35.2万台(同比+3.07倍)[3][43] - 推荐江淮汽车、地平线机器人等整车及零部件标的[3][43] 精选组合与产业链 - 9月精选组合包括景旺电子、中际旭创、阿里巴巴等上游算力与下游应用标的[3][12][13] - 人工智能产业链覆盖芯片、服务器、光模块、机器人等上下游领域,业绩支撑渐强[13][14][19]
多行业联合人工智能9月报:AI中报业绩支撑渐强-20250903
华创证券·2025-09-03 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