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1] 核心观点 - IP潮玩行业商业模式分为"造星"(IP平台化)和"追星"(IP商业化)两类,海外成熟公司(如乐高、迪士尼)已实现IP平台化,而国内行业处于早期阶段,两类模式均存在机会 [9][78] - 乐高通过产业链上游迁移(从依赖外部IP授权到自创IP生态)构建核心竞争力,其发展路径为国内企业提供参考:玩具起家(乐高、孩之宝)、渠道起家(三丽鸥)、内容起家(迪士尼) [6][9][78] - 乐高核心优势包括:精准客群定位(41个主题系列覆盖幼儿至成人)、产品"乐高化"(将IP转化为积木语言)、粉丝共创生态(LEGO Ideas平台推动创新) [7][8][17][65][71] 行业及公司分析 乐高公司概况 - 1932年成立于丹麦,全球玩具行业领军企业,以塑料积木为核心业务,覆盖玩具、教育、游戏领域 [5][16] - 股权由KIRKBI A/S(75%)和乐高基金会(25%)集中持有,家族四代继承人深度参与管理 [19][20] - 截至2025年8月,拥有22个授权IP系列(如星球大战、哈利·波特)和19个自有主题系列(含4个自有IP和15个经典无IP系列) [5][17] - 2024年最畅销系列:乐高城市组(自有)、机械组(自有)、Icons(自有)、星球大战(授权)、哈利·波特(授权) [17][18]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14.22%,2024年营收创历史新高至743亿丹麦克朗(约106亿美元,按汇率0.143换算) [5][22][23] - 美洲为主要市场,收入占比从2020年37.78%增长至2024年48.20% [23] - 毛利率稳定在70%左右,净利率维持在20%左右,强品牌力支撑溢价空间 [5][25] 发展历程与产业链迁移 1. 1932-1997年:中下游筑基阶段,从木质玩具工坊转型标准化积木制造商,依赖外部IP授权 [6][27][36] 2. 1998-2010年:上游探索起点,通过《星球大战》《哈利·波特》IP授权自救,但过度依赖导致成本压力 [6][37][45] 3. 2011-2020年:上游纵深拓展,推出自创IP(如《乐高大电影》),拓展客群与授权版图 [6][46][51] 4. 2021年至今:构建IP全产业链生态,上游开发运营IP(影视、文化符号、用户共创),中游全球布局5家工厂,下游通过零售店+主题乐园(全球12家)触达消费者 [6][52][55][56] 竞争优势 1. 精准客群定位:41个主题系列覆盖全年龄段,线下分区陈列+线上差异化营销 [7][59][64] 2. 产品乐高化:用积木语言解构IP(如Q版风暴兵、霍格沃茨城堡积木化),结合标准化体系(1958年专利技术)形成文化符号 [7][65][68] 3. 创新与粉丝共创:通过LEGO Ideas平台将用户设计量产(如打字机套装),粉丝从消费者变为参与者 [7][71][72] 投资建议与标的 - 国内IP潮玩行业处于发展早期,建议关注: - 泡泡玛特(9992.HK):2025E市盈率56.13倍,2026E市盈率35.59倍 [11] - 布鲁可(300590.SZ):2025E市盈率20.46倍,2026E市盈率12.57倍 [11] - 名创优品(9896.HK):2025E市盈率17.93倍,2026E市盈率13.94倍 [11]
IP系列深度之一:海外复盘:乐高:百年积木帝国的创新传奇
中邮证券·2025-09-05 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