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2025H1港股通整体收入增速放缓但非金融板块利润增速和盈利能力改善 ROE持续回暖反映中国经济转型特征 新经济领域成为主要增长动力[4] - 港股通与A股相比在互联网、新消费领域基本面更占优 而A股在科技硬件和军工板块表现更好[5] - 报告看好广义成长方向 包括人工智能和新消费互联网平台 以及创新药和医疗服务 同时关注深度价值板块如地产链和大众消费的低位反转机会[5] 港股通整体业绩表现 - 2025H1港股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1.4% 环比2024H2下降1.3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润增速4.2% 环比下降3.9个百分点[4] - 港股通非金融营业收入同比增速0.5% 环比下降1.0个百分点 但归母净利润增速7.2% 环比上升2.2个百分点[4] - 港股通非金融ROE(TTM)持续改善 2025H1达6.4% 环比2024H2上行0.1个百分点 连续改善一年[4] - 销售净利润率(TTM)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至11.0% 但资产周转率(TTM)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至40.7%[4] 大类板块比较分析 - 港股通消费板块ROE(TTM)11.0% 环比改善1.2个百分点 呈现量价齐升[5] - 科技和医药板块ROE(TTM)分别为8.2%和6.8% 环比改善 主要由销售净利润率提升驱动[5] - 周期、制造、金融地产板块ROE(TTM)分别为7.5%、6.8%、6.4% 环比下行[5] - 与A股对比:港股通在科技、制造、医药板块ROE绝对值更高 而A股在消费和金融地产板块更优[5] 行业层面业绩表现 - 计算机、轻工制造、房地产、半导体、医疗服务、生物制品等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均边际改善[5] - 煤炭、汽车等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均下行[5] - 轻工制造、商贸零售、计算机行业呈现量价齐升[5] - 煤炭、石油石化、建筑、汽车行业呈现量价齐跌[5] 指数盈利与估值状况 - 恒生指数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0.8% 恒生科技指数增速12.1% 环比均下滑[5] - 2025年三季度市场下修港股盈利预测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一致预期EPS较6月底分别下降2%和9%[5] - 港股房地产行业估值分位数处于偏低水平[5] - 部分地产链公司货币资金大于市值 进入深度价值区间[5] 投资机会与方向 - 专注于人工智能和新消费情绪价值的互联网平台具备配置价值[5] - 创新药和医疗服务基本面持续改善[5] - 关注地产链在"好房子"政策带动下的股价修复机会[5] - 大众消费板块(如饮料乳品)成长性改善 存在行业轮动机会[5]
港股通2025年中报分析:港股通ROE持续回暖,关注科技+深度价值
申万宏源证券·2025-09-05 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