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市场分析 - 2025年7月以来宽信用和反内卷政策预期抬升引发债市回调 债牛预期生变[1][6] - 本轮债市回调主因风险偏好上行和基本面预期边际改善 资金面边际收敛及市场拥挤度放大波动[7] - 10年期国债调整幅度为历史20轮中第五高 但持续时间较长 期间基金现券净卖出规模创新高而理财端维持净买入[9] - 利率债中政金债和长久期券种回调幅度最大 国债曲线明显走陡 信用债中二永债回调幅度大于非金信用债 中长久期券种回调大于短久期[9] - 5年及以内中高评级非金信用债剩余调整空间约10-20bp 银行二永债剩余调整空间约10-25bp 低评级券种空间更大[10] - 信用债配置价值高于利率债 建议票息策略为主 久期控制在3年以内 关注10年国债1.8%和30年国债2.1%关键点位反弹机会[11] 策略配置观点 - 科技主线进入歇脚期 建议增配贵金属/创新药/反内卷/港股科技 算力维持标配[2] - 配置思路围绕逆全球化硬通货(黄金/资源/银行/保险/公用事业) 硬科技(创新药/AI算力) 反内卷确定性(光伏/风电设备/锂电/玻纤)三条主线[2] - 牛市调整不足为奇 历史上每轮牛市出现4次以上超5%调整 当前调整对牛市进程扰动不大[15] - 牛市早期应避免高切低 建议采用高切次高策略 前期涨幅偏慢的次高行业调整后往往后来居上[16] - 交易集中度达20% 为过去20年仅出现30次的高拥挤水平 通常预示主线切换 算力仍能跑赢但涨幅可能降速[17][18] - 外资回流A股成为重要信号 主动外资结束2000亿元净流出趋势 被动外资回流且北向成交额创历史次高[20] - 外资回流受人民币升值/海外流动性宽松/A股赚钱效应/PMI回暖四重因素驱动 且净出口扩张将推动人民币进入中长期升值周期[21][22] - A股在MSCI全球指数权重3.4%但外资实际配置仅2.3% 低配1.1%对应约1.2万亿元增量资金空间[23] - 外资偏好高ROE标的 集中流入银行/保险/制造/材料/汽车/医药/软件/半导体 活跃个股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工业富联等[24] 计算机行业中报表现 - 2025H1计算机行业营收5503.77亿元同比+13.18% 归母净利润48.72亿元同比+92.51% 扣非净利润回归正值2.43亿元[26] - 毛利率整体法20.87%(同比-2.67pct) 中位数39.10%(同比-3.49pct) 三费合计费用率19.91%(同比-2.62pct)[27] - 应收账款3235.66亿元同比+4.49% 但占营收比例降至58.79%(同比-4.89pct) 经营净现金流-410.25亿元同比改善125.17亿元[28] - 大市值公司营收增速26% 扣非净利润+41% 中市值公司亏损收窄56% 小市值公司亏损收窄14%[28] - AI算力板块营收利润快速增长 智能驾驶板块整体表现较好 网络安全板块减亏明显[29] 金属包装行业展望 - 二片罐行业25Q1整合落地 CR4从75%提升至CR3=75% 奥瑞金份额近40% 行业盈利处于历史底部毛利率仅小个位数[31] - 对比海外龙头波尔/皇冠毛利率20%及国内19年高点10%以上 盈利修复空间大[31] - 啤酒二片罐需求量19-24年CAGR约4% 罐化率从16年21.2%提升至24年29.6% 仍低于全球平均43.8%[31] - 行业具备提价基础但缺少成本上涨触发因素 参考水泥行业16-21年提价周期 但下游啤酒CR5近80%议价权较强[32] 北交所发展动态 - 上半年IPO受理115家占全市场65% 审核标准聚焦创新性与业绩可持续性 并购重组聚焦横向整合和新技术布局[34]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推出推动指数基金配置 若注册效率提升下半年新股发行有望提速至月均4-5家[35] - 流动性持续改善 打新资金饱和两融工具完善 估值优势明显 PEG比率较创业板更具吸引力[35] - 新受理企业集中于半导体/生物医药/高端制造 平均研发强度10.7% 人形机器人/AI/固态电池等新质生产力主题强化[35] - 投资聚焦三大主线:核心技术壁垒型专精特新企业 估值合理细分龙头 政策支持下的并购重组机遇[36] 基金销售费用改革影响 - 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基金认申购费率上限分别下调至0.8%/0.5%/0.3%[39] - 赎回费持有期<7日不低于1.50% 7-30日不低于1.0% 30日-6个月不低于0.5% 且全额计入基金财产[39] - 股票混合型/指数债券型/货币型销售服务费上限下调至0.4%/0.2%/0.15% 预计销售服务费从306亿元降至199亿元降幅35%[44] - TOB端非权益类客户维护费上限从30%降至15% 鼓励权益类基金发展[45] - 天天基金网测算对2024年营收影响3.4% 上市券商代销收入占营收比重2.2% 整体影响有限[45] 重点公司业绩表现 - 华勤技术2025H1营收839.39亿元同比+113% 净利润18.89亿元同比+46% 智能终端业务收入268.02亿元同比+116%[48] - TCL科技2025H1营收856亿元同比+6.7% 净利润18.8亿元同比+89.3% 华星营收504.3亿元同比+14.4% 净利润43.2亿元同比+74%[51][52] - 传音控股2025H1营收290.8亿元同比-15.86% 净利润121.3亿元同比-57.48% 但Q2毛利率环比改善1.49pct至20.76%[55] - 经纬恒润2025H1营收29.08亿元同比+43.48% Q2单季扭亏盈利0.3亿元 域控制器产品下线100万套[58] - 京新药业2025H1营收20.17亿元同比-6.20% 地达西尼销售额5500万元 新增400多家医疗机构准入[61][62] - 诺诚健华2025H1收入7.31亿元同比+74.3% 奥布替尼销售6.37亿元同比+52.8% 归母净利润减亏至-0.30亿元[64] - 华领医药2025H1收入2.17亿元同比+111.8% 华堂宁自营商业化快速放量 确认一次性递延收入12.44亿元[67] - 大参林2025H1营收135.23亿元同比+1.33% 净利润7.98亿元同比+21.38% 门店数量达16833家覆盖21省[70][71] - 吉利汽车2025年8月销量25.02万辆同比+38% 新能源车销量14.73万辆同比+95% 占比提升至59%[84][85] - 伯特利2025H1营收51.64亿元同比+30.04% 净利润5.22亿元同比+14.19% 智能电控产品销量同比+43.10%[90]
西部证券晨会纪要-20250908
西部证券·2025-09-08 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