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产业在算力—模型—应用共振下迎来产业链价值重估 中国AI产业规模预计2029年突破万亿 年复合增长率达32.1% [1][27][28] - 大模型技术突破拉动全球AI投融资增长 2024年上半年全球AI投融资金额达316亿美元 同比上升84% [2][25] -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表现优异 2020年1月1日至2025年9月5日总收益63.28% 年化收益率15.14% [3][53] - 人工智能AI ETF(515070)是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的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ETF产品 截至2025年9月3日规模达90.75亿元 [4][57] 政策环境与产业布局 - 中央与地方形成政策合力 北京、深圳、苏州等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 北京在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中综合分位列第一 [9][10] - 2022年《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场景创新成为技术升级新路径 [14] -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规范生成式AI服务发展 [14] - 2024年《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等六大方向产业发展 [14]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14] 算力基础设施发展 - AIDC是基于AI计算架构构建的算力基础设施 核心功能包括提供算力服务、高效数据服务及AI应用支持 [15] - 2023-2028年中国智算中心市场规模年化增速超25% 2028年市场规模超过2800亿元 [16] - 截至2024年8月 中国智算中心项目超300个 已公布算力规模超50万PFlops [16] - 按算力规模结构 互联网及云厂商占比约35% 基础电信运营商占比约26% 地方政府占比约14% [16][21] - 智算中心建设主体多样 包括地方政府、互联网及云厂商、基础电信运营商、第三方IDC服务商等 [18][22] - 智算中心形成四大核心商业模式:IaaS、PaaS、SaaS和MaaS [23][24] 技术突破与投融资趋势 - 2023年生成式AI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2025年初DeepSeek等国产开源大模型掀起热潮 [25] - 2024年上半年全球AI领域融资占全行业融资比例从2022年4.5%上升至12.1% [2][25] - 2024年上半年全球金额最大的10笔融资事件中有6笔为大模型企业融资 金额总计达135亿美元 [2] - 大模型在规模可扩展、多任务适应和能力可塑三大特征上持续突破 MCP等智能体开发协议推动实用化进程 [27] 应用层发展现状 - 当前大模型技术优势主要集中在对话交互、创意生成和知识管理类任务 [2][30] - 产业链应用呈现"两端快、中间慢"特征 研发设计和运营服务环节落地较快 生产制造环节相对较慢 [30] - AI Agent采用以LLM为核心的模块化架构 分为通用Agent和行业Agent [31][37] - 全球AI Agent市场预计从2024年52.5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526.2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40% [37] - 专业Agent在游戏、医疗、营销、教育、金融和办公等垂直领域逐步成熟 [2][37]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表现 - 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AI基础资源、技术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 [3][43] - 行业分布高度集中 计算机行业权重34.84% 电子行业权重31.08% 通信行业权重26.44% [47]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权重60.8% 平均总市值2354.98亿元 ROE(TTM)均值18.35% [49][50] - 2024年指数成份股营业收入7929.83亿元 增速22% 利润总额430.56亿元 [51] - 2020-2025年样本期总收益63.28% 年化收益率15.14% 波动率22.71% 夏普比0.11 [53] - 业绩表现优于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 [3][53][54] 人工智能AI ETF产品 - 华夏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515070)2019年12月24日上市 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 [4][57] - 截至2025年9月3日基金规模90.75亿元 近一年日均成交额7.20亿元 [57] - 管理费率0.50% 托管费率0.10% [58] - 华夏基金管理资产总规模超3.03万亿 是境内最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57]
人工智能AIETF投资价值分析:算力—模型—应用共振下的人工智能产业链价值重估
天风证券·2025-09-09 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