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点评报告:公募基金半年报持仓风格偏好
长江证券·2025-09-09 21:38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公募基金持仓风格偏好分析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分析公募基金持仓数据,计算其在各类风格因子上的暴露程度,以评估基金的整体风格偏好[6][1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基金池选择:选取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和增强指数型基金四类产品[6][15] 2. 数据来源:使用基金年报和半年报中的全部持仓数据[6][15] 3. 权重计算:以个股合计持仓市值为权重[6][15] 4. 因子暴露计算:对个股风格因子暴露值加权求和得到公募基金持仓风格偏离[6][15] 5. 分位数计算:计算当前持仓风格偏离在A股全市场的分位数,以及2005年底以来的全市场分位数时间序列的历史分位数[6][15] 6. 具体指标说明: - 全A分位数:个股持仓市值加权的风格因子值之和,位于当期全A所有股票风格因子值的分位数[21] - 历史分位数:计算2005年底以来年报和半年报的全A分位数序列,再对全A分位数历史序列计算一次分位数[21] 2. 模型名称:公募基金持仓宽基指数成分股分布分析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计算公募基金持仓中不同宽基指数成分股的占比,来分析基金对市值偏好的变化[41]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成分股分类:将持仓股票按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成分股进行分类[41] 2. 占比计算:分别计算这三类成分股在公募基金总持仓中的占比[41] 3. 长期趋势分析:通过历史数据对比分析市值偏好的变化趋势[41][42]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市值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公募基金对大市值股票的偏好程度[10][2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使用BarraCNE5风险模型中的市值因子暴露值[20] 2. 因子名称:成长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公募基金对高成长性股票的偏好程度[10][2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使用BarraCNE5风险模型中的成长因子暴露值[20] 3. 因子名称:估值因子(账面市值比)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公募基金对估值水平的偏好程度[10][2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使用BarraCNE5风险模型中的账面市值比因子暴露值[20] 4. 因子名称:盈利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公募基金对盈利能力较强股票的偏好程度[10][2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使用BarraCNE5风险模型中的盈利因子暴露值[20] 5. 因子名称:流动性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公募基金对股票流动性的偏好程度[10][3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使用BarraCNE5风险模型中的流动性因子暴露值[20] 6. 因子名称:波动率因子(残差波动)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公募基金对波动性较高股票的偏好程度[10][3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使用BarraCNE5风险模型中的残差波动因子暴露值[20] 7. 因子名称:贝塔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公募基金对市场风险敞口的偏好程度[10][3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使用BarraCNE5风险模型中的贝塔因子暴露值[20] 8. 因子名称:动量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公募基金对长期涨幅较高股票的偏好程度[10][3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使用BarraCNE5风险模型中的动量因子暴露值[20] 9. 因子名称:非线性市值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公募基金对线性市值因子之外的市值效应的偏好程度[10][4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使用BarraCNE5风险模型中的非线性市值因子暴露值[20] 10. 因子名称:杠杆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公募基金对公司杠杆水平的偏好程度[10][4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使用BarraCNE5风险模型中的杠杆因子暴露值[20]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公募基金持仓风格偏好分析模型 - 全A分位数:94%(市值因子)[21] - 历史分位数:53%(市值因子)[21] - 全A分位数:79%(成长因子)[21] - 历史分位数:98%(成长因子)[21] - 全A分位数:53%(估值因子)[22] - 历史分位数:78%(估值因子)[22] - 全A分位数:78%(盈利因子)[29] - 历史分位数:63%(盈利因子)[29] - 全A分位数:56%(流动性因子)[30] - 历史分位数:70%(流动性因子)[30] - 全A分位数:68%(波动率因子)[30] - 历史分位数:83%(波动率因子)[30] - 全A分位数:36%(贝塔因子)[31] - 历史分位数:53%(贝塔因子)[31] - 全A分位数:63%(动量因子)[39] - 历史分位数:23%(动量因子)[39] - 全A分位数:13%(非线性市值因子)[40] - 历史分位数:35%(非线性市值因子)[40] - 全A分位数:60%(杠杆因子)[40] - 历史分位数:43%(杠杆因子)[40] 2. 公募基金持仓宽基指数成分股分布分析模型 - 沪深300占比:45.91%(2025年6月30日)[42] - 中证500占比:22.09%(2025年6月30日)[42] - 中证1000占比:16.50%(2025年6月30日)[42] - 三大宽基占比总和:84.50%(2025年6月30日)[42] 因子的回测效果 (注:报告中未提供单个因子的具体测试结果取值,仅提供了基于这些因子构建的模型的测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