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工程专题研究:百亿私募2025年二季度持仓变化透视分析
国信证券·2025-09-09 22:47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私募持股变动估算模型[10] * 模型构建思路:由于私募基金无需定期披露全部持仓,其持仓数据难以直接获取。该模型旨在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季报)中披露的前十大股东及前十大流通股东数据,来间接估算特定样本池内私募管理人的股票持仓变动情况。[1][9][10]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数据源:上市公司季报中的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流通股东列表(统称“前十大名单”)。[10] 2. 统一口径:为消除前十大股东列表和流通股东列表计算基数的差异,统一使用持股数量与公司总股本计算持股比例。计算公式为: 股东持股比例=股东持股数量总股本×100%\text{股东持股比例} = \frac{\text{股东持股数量}}{\text{总股本}} \times 100\%[10] 3. 变动估算规则: * 若某私募管理人上期和本期均在某股票的前十大名单内,则其在该股票上的持仓变动可直接计算。[10] * 若股东本期新进前十大名单,则其上期持股数量设为0。[10][14] * 若股东本期退出前十大名单,则其本期持股数量设为0。[10][14] 4. 变动计算:持股比例变动 = 本期估算持股比例 - 上期估算持股比例。[10] 5. 偏差说明:对于因新进或退出前十大名单而采用估算规则的情况,报告明确指出其估算的持股比例变动幅度(绝对值)可能存在高估。对于始终在名单内的,则认为估算“无”偏差。[10][17] * 模型评价:该模型是一种基于公开数据的间接估算方法,其优势在于提供了观测私募持仓变动的可行视角,但需注意其因数据局限性(仅前十大名单)而可能存在的估算偏差。[10] 模型的回测效果 (注:本篇报告核心内容为基于公开数据的持仓变动统计与估算,并未涉及基于该估算模型的历史回测及相应的绩效指标(如年化收益率、夏普比率、最大回撤、信息比率IR等)展示。报告主要展示了估算得出的当期(2025Q2)持仓变动结果。[3][16][19])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注:本篇报告侧重于对私募持仓的统计描述和变动估算,并未涉及任何量化因子的构建、测试或分析。报告内容不包含量化因子。)[3][12][16] 因子的回测效果 (注:本篇报告未涉及任何量化因子,因此无相关回测效果。)[3][12][16] 其他量化相关统计结果 1. 行业分布变动统计[12] * 统计方法:按中信一级行业分类,统计样本池内私募管理人进入股票前十大名单的数量及其季度变化。[12] * 2025Q2结果:电子(16)、基础化工(12)、医药(12)行业入围股票数量最多。[12] * 季度变动:相较于2025Q1,2025Q2私募进入食品饮料、轻工制造、建材前十大名单的股票数量增加最多;从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国防军工、钢铁前十大名单撤离最多。[12] 2. 个股持仓比例变动TOP20统计[16][19] * 统计指标:持股比例变动(估算值)[16][19] * 加仓TOP20:以持股比例变动降序排列,前列个股包括太极集团(+3.59%)、索菲亚(+1.95%)、天壕能源(+1.68%)等。[16][18] * 减仓TOP20:以持股比例变动升序排列(即下降最多),前列个股包括百济神州-U(-6.62%)、岱勒新材(-2.79%)、景嘉微(-1.92%)等。[19][20] 3. 重点私募管理人持仓变动透视[21][23][25][27][28][31] * 统计对象:迎水、睿郡、冯柳(高毅)、仁桥、葛卫东、聚鸣、盈峰、盘京、大朴、宁泉、邓晓峰(高毅)、高瓴等百亿级主观多头私募管理人。[11] * 统计内容:详细列出了各家管理人在2025Q2期间重点加仓、减仓及持仓不变的股票列表,包括股票代码、名称、所属行业、当季收益、变动方向、估算的持股比例变动值及潜在偏差说明。[22][24][26][29][30][33] * 统计目的:展示不同私募管理人的具体调仓行为及行业偏好。[21][23][25][27][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