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基金销售费新规征求意见稿通过降低认申购费率上限(股基降至0.8%、混基0.5%、债基0.3%)和规范销售服务费(股基/混基/ETF/债基/货基分别调降至0.4%/年、0.2%/年、0.15%/年),优化赎回费结构,将四档简化为三档(持有<7天收取≥1.5%、730天≥1%、30天6个月≥0.5%),直接影响理财负债端和资产端行为[4][5] - 理财负债端受益于高流动性优势,规模或加速增长,2025年1-5月"最小持有期"型产品增长显著(增量33,663亿元),新规使短期限理财性价比凸显,开放式固收类产品有望成为增长主力[6][19][20] - 理财资产端可能减少场外基金申赎,转向场内ETF或长期持有摊余债基,投研能力较强的理财公司可能增加直投,拉久期意愿下降,利好短债/NCD需求[7] 理财行业数据分析 - 截至2025Q2末,理财持有公募基金比例达历史较高水平4.2%(规模1.38万亿元),债券型基金占比81.89%,其中中长期纯债基占比35.33%、短期纯债基22.88%[11][16] - 理财前十持仓中"满7天免赎回费"基金占比38%,为各期限免赎回费基金中最高,涉及短债基金、ETF及部分日开中长债基,新规要求至少持有6个月免赎回费,直接影响短期高流动性债基需求[5][17] - 各家理财公司投资基金规模差异较大,2025Q2末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规模领先(分别为1,238.76亿元、762.96亿元、1,202.17亿元),占比最高达6.47%[15] 费率调整影响 - 新规下调认申购费实际平均值(股基从1.19%降至0.8%、混基从1.13%降至0.5%、债基从0.53%降至0.3%),上调短期赎回费,销售服务费同步下调,运作费用合计显著降低(如混基从1.41%降至0.5%)[10] - 赎回费调整后,理财可能减少场外基金交易,转向费率更优的场内ETF或长期持有策略,债基费后收益下降较多(尤其原7天免赎回费产品),C份额吸引力减弱[5][7] 产品结构变化 - 2025年前5个月理财增长主力为"最小持有期"型产品(增量33,663亿元),反映居民对高流动性产品的偏好,新规强化理财流动性优势,预计进一步推动规模增长[6][19][20] - 理财资产配置中,债券占比41.8%(2025Q2末),现金及银行存款24.8%,公募基金4.2%,新规可能促使理财增加短债/NCD直投,减少通过基金拉长久期[7][11]
基金销售费新规征求意见稿点评:理财规模有望受益,投资基金偏好或生变
开源证券·2025-09-10 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