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媒体称:特朗普正计划通过行政令限制来自中国的药品
海通国际证券·2025-09-10 23:10

根据提供的行业研报内容,以下是详细的关键要点总结: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如优于大市、中性或弱于大市)[1][9][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医药创新能力正初步改写世界格局,中国药企走向全球面临产品、临床、商业化及地缘环境挑战[6][13] - 中国创新药行业主要矛盾从同质化竞争内部矛盾转为中国医药创新快速崛起与美国维持生物科技创新领导地位的外部矛盾[6][13] - 短期医药板块表现可能受情绪影响波动加剧,但长期工程师红利不改变[6][8][14] - 对中国医药资产成为全球竞争格局中重要玩家和组成部分的信心毫不动摇,看好中国制药企业长期向全球输出Best-in-class品种[6][14] 生物医药行业现状 - 中国目前开展的新药临床试验数量已超过美国[5][11] - 美国生物技术行业正陷入长期低迷,制药公司的IPO今年几乎冻结[5][11] - 上海即将取代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和旧金山湾区成为生物技术领域中心,因这些地区药物开发成本更高[5][11] - 根据DealForma数据,今年上半年38%的重大交易涉及中国研发的药物,而上个十年这类交易几乎为零[5][11] - 过去几年里,包括辉瑞和阿斯利康在内的全球制药公司一直在中国大肆采购低价的实验性药物,而拒绝了正在开发类似药物的美国biotech[5][11] 潜在行政命令内容 - 可能的限制措施核心是一项起草中的行政命令,或威胁切断中国研发药物的供应渠道[5][11] - 草案要求提升美国多种药品产量,包括抗生素和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提议政府采购优先选择本国产品,并为将生产转移至美国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5][11] - 草案规定美国制药公司从中国药企购买药物权利的交易将面临更严格的审查,需接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强制性审查"[5][11] - 草案提出要求FDA进行更严格审查并收取更高监管费用,不鼓励制药企业依赖来自中国患者的临床试验数据[5][11] - 特朗普政府还在考虑行政命令之外的措施,例如加速FDA审批流程以使制药公司能更快启动安全性研究[5][11] 行政命令面临的挑战 - 存在司法挑战、利益集团游说、执行难度大、涉及医学伦理等难点[5][11] - 司法挑战:行政命令合法性可能受到司法系统审查,历史上特朗普政府多项行政命令曾因类似原因被法院叫停[5][11] - 利益集团游说:美国大型制药商(如辉瑞、默克、阿斯利康等)近年来和中国企业达成多项双赢合作,若行政命令限制其获取中国创新的药物权益或数据,将损害其利益[8][16] - 执行难度大:要求CFIUS审查所有中美药企交易、FDA拒绝中国临床数据等,将给这些机构带来巨大工作量和技术挑战,可能造成审批积压,拖慢美国新药上市速度[8][16] - 医学伦理问题:限制获取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案,直接损害患者获取最佳医疗的权益,挑战医学界核心价值观,可能引发患者团体、医生组织、伦理学家和公共卫生专家的反对[8][16] 地缘政治背景 - 多名与白宫关系密切的知名投资者和企业高管认为中国的生物技术对美国构成了威胁,并主张采取果断的打击措施[5][11] - 美国投资者面临风险是因为他们持有难以变现的美国初创公司股份,这些公司难以跟上中国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步伐[5][11] - 民主党和共和党均认为美国在药品上对中国的依赖构成了国家安全漏洞[5][11] - 2020年及今年,特朗普发布了一系列行政命令,要求增加美国本土药品生产[5][11] - 在当前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将生物技术、药品供应链与国家安全绑定是特朗普政府的政治工具[5][11]